大秦能臣名将众多,秦始皇能一统六国,究竟谁真正功勋盖世
创始人
2025-07-02 17:32:26
0

秦灭六国应该是从嬴政继秦王位之后算起,功勋盖世的名将有蒙骜、麃公、王齮、王翦、桓齮、杨端和为第一梯队,蒙武、李信、王贲、蒙恬是第二梯队。秦灭六国,王翦、王贲父子灭了五个,因此王翦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按理说应该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开国元勋,但事实上嬴政称皇帝后真正信任的却另有他人。

蒙骜原本是齐国人,投奔秦国后,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代,是嬴政继秦王位后的首席将军,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城、赵国三十余城、魏国五十余城,秦国新增设的三川郡和东郡基本上是他带兵打下来的。以蒙骜之功位列名将,毫无争议,只可惜蒙骜死得太早,没有看到秦朝统一的胜利果实。

麃公、王齮在史书上着墨不多,嬴政即秦王位后,麃公、王齮与蒙骜是级别相同的将军。王齮虽为将军,但其军旅生涯不顺利,在长平之战中,被白起接替了指挥权,在邯郸之围中又被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的联军打败,在嬴政继位后的第三年郁郁而终。但麃公在嬴政继位的第二年,率军攻打魏国的卷城,斩杀了三万人,虽功劳不算很高却从无败绩,在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是很不容易的。

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被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曾率军攻破赵国的邯郸,再破燕国蓟都,又消灭了南面强大的楚国;其子王贲水淹魏国、迫降齐国;中原六国被王翦、王贲父子拿下了五个,两人成为了秦朝唯一以军功封侯的将军,可以说是功高盖世,在当时无人敢出左右,而且他们深谙为官之道,懂急流勇退。

桓齮、杨端和都是秦国名将,公元前236年,王翦、桓齮、杨端和一同进攻赵国的邺城无果,但攻下了附近九个小城邑。桓齮最大的战功是斩杀了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占领赵国的平阳、赤丽、宜安、武城,但“肥下之战”中被赵将李牧打败。公元229年,又被李牧斩杀。杨端和虽立功不多,却率军围困邯郸,落了个一生无败绩的名声。

蒙武、李信是秦灭六国时的第二梯队将领,李信曾是嬴政最看好的将二代,曾率轻骑追得燕王落荒而逃。但他年轻气盛,吹牛说二十万大军灭楚,结果与蒙骜之子蒙武率军伐楚时,被楚将项燕杀了个落花流水,从此沦为秦国的三流将军。而蒙武比较幸运,又跟随王翦伐楚,斩杀项燕,俘虏楚王负刍,成为一代名将。

早期的蒙骜、麃公、王齮、桓齮、杨端和立下战功无数,却英年早逝;王翦虽然功勋卓著,却担心功高震主而退;秦灭六国后的第一梯队名将说到底都还没有达到嬴政心中最信任的标准。李信、蒙武在灭楚第一阶段中打了败仗,军旅生涯中有了瑕疵。相反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却成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受重用的人,掌握天下精锐在北面防御匈奴、修建万里长城。这也许是蒙氏三代为秦效力,累积的下来的忠诚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事实上,老十胤的爵位不仅比老九要高,在整个八爷党中,胤的爵位也是最高的。就清朝来说,爵位最高的是亲王...
原创 唐... 前言 在唐朝,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补锅匠”,他没有高贵的身份,也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是靠着一双勤劳的手,...
原创 美... 前言: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成长,那么就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历史,明白过去自己有什么问题,才能更好地去...
原创 中... 中共八大上,毛主席和少奇同志得票高,第三位是谁?并不是周总理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进...
内蒙古考古发掘二长渠墓群 为北...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日,为配合内蒙古准...
原创 志... 三国演义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品,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巅峰代表,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更是成...
原创 新...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的名字,让人耳熟能详,为他们的故事感动流泪或者是让...
原创 如... 在古代的时候,皇位的继承都是非常有顺序的,一般都是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要是没有嫡长子就是长子,但是历...
原创 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台湾歌手张信哲向上海博物馆捐赠... 中新网上海7月24日电 (记者 王笈)台湾歌手张信哲向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捐赠的12件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