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0岁老臣被乾隆赐死,临死前喝了3杯酒吃2片肉,乾隆立刻赦免了他
创始人
2025-07-02 09:32:02
0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平淡的,人们都觉得善始善终也是一种福分,可是偏偏有人不甘于平凡,即使到了晚年也要再跳腾跳腾,可这样引来的不一定就是福,也有可能是灾祸,清朝年间就有这么一个70岁的老人,名叫尹嘉铨。

本来做官到70岁,退休了也算名声不错,但是他太过于自负,一把年纪还想让乾隆再次赏识他,最后惹得乾隆大怒赐他死罪,最后才得知这不过是乾隆给他的一个教训。

想学习父亲成为一代名儒却壮志难酬

要说尹嘉铨,首先就得从他的父亲讲起,因为他的父亲尹会一可以说是历史上有名的儒士,尹嘉铨一直以父亲为榜样,想要成为一代名儒的。

尹会一自小以来在乡里的名声都特别好,雍正二年考取进士,分工部学习,授主事,迁员外郎,后来还做过襄阳知府、江南扬州知府,最后担任吏部尚书一职,是一品官员。吏部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掌管着所有官员的资料,甚至可以任免官员,是比尚书还权威的机关,位于六部之首。

不过尹会一让人更为佩服的是他对于儒学的研究,皇帝御制诗章匾联赐之,世人也将其称为“健余先生”,著作有《健余先生文集》、《抚豫条教》、《尹少宰奏议》、《四书笔记》、《昌语集粹》等,还曾修订过朱熹的《近思录》,所以算是名儒了,这也是尹嘉铨一直向往和崇拜父亲的地方。

尹嘉铨小时候也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对于学问研究很感兴趣,并且顺利地在25岁的时候考中了举人,获得了做官资格后,凭借父亲在朝中的威望,尹嘉铨成为了正六品的刑部主事。

有了这样高的起点,一般人怕是偷着高兴还来不及,但尹嘉铨并不这么想,他对于刑部的事不感兴趣,觉得牢狱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只一心想着要从事文学工作,成为名儒,于是多次提出想要调换职位,所以后来他就升为郎中,官至大理寺正卿,担任稽察觉罗学主管。

稽察觉罗学相当于贵族小学,尹嘉铨在位时奏请乾隆乾隆令旗籍子第读朱熹《小学》,乾隆还是非常赞同的,后来尹嘉铨又发现现有的《小学》中已经有很多内容不适用于当朝了,所以上奏乾隆,请求能给《小学》加疏,也得到了准许。

为了编订《小学》,尹嘉铨费了不少功夫,在原有《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考证》、《释文》、《或问》各一卷,《后编》两卷而成,成为了现在的《小学大全》,乾隆为这个事还特地表扬了他,可尹嘉铨办成这件事后整个人就自负了起来,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名儒了。

尹嘉铨过于自负惹得乾隆大怒

尹嘉铨其实从这一件事后就再没有什么功绩了,他却经常跟别人炫耀自己家书了《小学》,现在的贵族子弟都要学习这本书,不过他也不算什么坏人,工作到70岁安稳退休了。

一般人退休了后都巴不得清闲过日子,但是尹嘉铨偏不,他非得再惹出一些大动静不可。乾隆四十六年西巡五台山回揆保定,路过尹嘉铨的地方,他就想着乾隆能够记起自己,但是乾隆根本就没有想起他,也没召见他,他无奈之下就想到一个办法让乾隆关注自己。

尹嘉铨草拟了两份奏折:一是请谥,二是从祀。差使自己的儿子把奏折呈给乾隆,自己在家等着,想着如果乾隆看见了,一定会顾念他父亲的功德,还会夸赞他有孝心,这样就会召见他了。

但尹嘉铨实在是自负过了头,谥号是不可以随便加的,必须经由礼部提交申请,有相关官员讨论认定,不允许自请,从祀的要求更是过分,自古以来只有三等人才能进入孔庙。

第一等叫“配飨”,有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亚圣孟轲;第二等叫“配祀”,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子骞等人,还有朱熹;第三等叫“从祀”,分为先贤和先儒两档,虽然他的父亲也算有功之臣,朝廷已经批准他进入“名宦祠”,但要说是贤儒之人还不够资格。

于是乾隆在看到奏折的第一眼就大发雷霆,大骂道:“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立刻将尹嘉铨交给刑部处理,这下尹嘉铨聪明反被聪明误,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尹嘉铨因为3杯酒和2片肉被救了一命

虽然长久以来尹嘉铨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但他平日里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也让很多人心生不满,于是有些人就想着置他于死地。

满清十大酷刑很多人都听过,但比这更惨无人道的就是文字狱,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乾隆并下令查抄尹嘉铨在京师和原籍的家产著述,这就是要在他的著作中查出他的罪证,好给他下重罪,曾经很多文人都被这文字狱无辜牵连致死。

尹嘉铨是当时颇有名望的道学家,自己撰写、编纂的书有八十余种,加上由他注解或代作序文的书,总共约九十多种,大学士英廉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一一查阅,还真就找出了一百三十多处有忤逆之词的地方。

虽然这些忤逆之词有的也是生搬硬套的,但确实也有大不敬的地方,比如文章中有“宗庙”、“宗器”等字样及母死称“薨”之处,还敢在自己过寿刻下印章,称自己是“古稀老人”,这都是当时乾隆才能自称的称呼,但是尹嘉铨还是挺聪明的,他虽承认自己有罪,但又说明自己没有僭越之心,只是借鉴了古书中的说法,让别人觉得他是无知而已。

查清了尹嘉铨的罪证后,官员上报给了乾隆,乾隆命人将尹嘉铨押入死牢,决定凌迟处死,将他所著的书籍全部烧毁。

这下尹嘉铨可是无力回天了,他待在牢中十分懊悔,觉得自己不该做这些事,但其实乾隆也并没有想杀他,他的一生并无大过,所以乾隆打算再给他一个机会。

在尹嘉铨行刑之前,乾隆派人给他送上了一顿断头饭,那个时候临刑前都会给犯人准备一些好饭菜,尹嘉铨看着面前的一壶酒和2片肉,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给自己倒了3杯酒喝下,把肉吃完,闭着眼睛等着死亡的到来。

最后尹嘉铨等来了乾隆的赦免令,原来乾隆只是想以此来试探他是否知道错了,如果不喝酒不吃肉,就说明他不知道自己错,骨子里还是傲气,那被处死就应该,但如果喝了酒吃了肉就说明已经知道错了,对待这么个70岁的老臣也不用这么绝情,尹嘉铨算是捡回一条命,以后都不敢再那么狂妄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
原创 从... 五百多年以前,在美洲大陆的北部,有一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是印第安人安居乐业的家园。 他们在这里生活、繁...
原创 夏...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几千年的人类...
原创 萨... 萨摩岛津对关心日本历史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这个家族对日本影响深远,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萨摩岛津...
原创 英... 英国在占领印度后,并没有停止对周边国家的入侵,阿富汗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英国北进的时候,遭遇到了南下...
原创 希...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世界大战,他真的觉得德国能征服全世界吗? 当时的希特勒能不能征服世界这个问题我们...
原创 1... 在中国的工业史上,上海宝钢无疑占据了一席之地,其背后深藏着无数英雄的故事。其中陈锦华的贡献尤为突出。...
原创 这...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孝道的民族,父母在不远游,古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出一趟远门来来回回可能就要几...
原创 一...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1)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世纪末,整个地球一片祥和,几个强大的古文明...
原创 儿... 自从重新确立了李显的太子地位,武则天就一直有一个担忧,万一自己死后,儿子和侄子们不能和谐相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