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廷玉再三恳求退休,乾隆终于答应,张廷玉:有件事,您不能忘!
创始人
2025-07-02 05:31:58
0

要说清朝历史上最成功的大臣,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要说清朝历史上最资深的大臣,可能除了张廷玉就没有其他人了,三朝元老张廷玉,见证了清朝最辉煌的历史。

从辅佐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张廷玉可谓是用自己的一生服务了爱新觉罗爷孙三代,因为自己卓越的功绩,雍正皇帝甚至直接给予了张廷玉死后入太庙的殊荣,这个荣誉对于大臣来讲是至高无上的。

但是在张廷玉职业生涯的末期,他却和乾隆皇帝发生了许多的不愉快,并且张廷玉老是倚仗自己三朝元老的资历的行为,也让乾隆感觉到非常不快,最终两人终于爆发了冲突。

平步青云

清兵入关之后,大清朝算是正式建立起来了,顺治皇帝知道作为满人要统治以汉人为主的这个国家,必须要重视汉族的文化,于是他认为只有重用汉人,清朝才会强盛。

张廷玉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与很多因为科举才崭露头角的官员不同,张廷玉的父亲是张英,其爷爷辈都是明朝的大官,因此张廷玉是根正苗红的高官家庭出身。

康熙三十六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因为其父张英是主考官,因此他不得不选择了回避,直到三年后张廷玉才考中进士得以入京。

初入京城的张廷玉第一份工作被分在了翰林院,当时他的工作是负责修撰一部史书,但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却突然之间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注意。

直到张廷玉到达畅春园见到康熙之后,他才明白康熙之所以召见他,都是因为父亲张英的关系,康熙邀张廷玉一同在畅春园游玩,期间,康熙考察了张廷玉的文采,并对其刮目相看。

有了皇帝的垂青,张廷玉很快就进入了内廷工作,当时清朝和蒙古多有战事,康熙皇帝御驾亲征,身边都带着张廷玉,可以说,康熙所做得到所有关于国家的大决定,张廷玉都是见证人。

就当张廷玉被康熙提拔为吏部侍郎,正准备大干一番之后,康熙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1722年,康熙大帝驾崩于畅春园。

随后,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便发生了,彼时的张廷玉也非常着急,因为一旦八爷党上台,自己作为文官自然是受不到重用的,况且自己的父亲张英已经离世,张廷玉已经没有了依靠。

但是好在康熙传位于雍正,而雍正和张廷玉的渊源可深了,这其中有两点。

第一,由于雍正的母亲是庶人,所以他的背景自然没有其他兄弟强大,所以他上台之后需要组建一个特别有能力的执政团队,张廷玉这样有能力的“官二代”自然是不二之选。

第二,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曾经是雍正皇帝的老师,因此对于雍正来说,张廷玉就相当于是自家人,非常值得信任。

就这样,雍正刚一登基,张廷玉就直接进入了清王朝最核心的领导班子,一直从礼部尚书做到了保和殿大学士,之后更是担任军机大臣,权倾朝野。

雍正的恩赐

张廷玉和雍正的理想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那种为了国家和人民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所以张廷玉曾说,胤禛信任我,并对我给予厚望。

雍正也用事实证明了他的许诺,不仅将权力大方下放,还给了张廷玉一个臣子最多的荣誉,因此当雍正快要不行的时候,张廷玉可谓是痛彻心扉,他知道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赏识自己的君王,更是一位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好友啊。

雍正去世前,任命了张廷玉为顾命大臣,要求他辅佐乾隆,并专门给了张廷玉一个“福利”——死后入太庙。

入太庙这个殊荣可不是谁都能得的,清朝历史上也只有张廷玉一个人,这太庙就是皇帝供奉先人的家庙,相当于普通人家里的牌位,雍正能这样做,完全是把张廷玉当成自家人了。

乾隆上台之后,张廷玉虽然还是内阁首辅,但是作为新帝王,乾隆的很多做法让张廷玉颇感不满。

因为乾隆认为朝中汉人官员权力太大需要制衡,于是自己提拔了一批满人官员,这样的做法看似是为了平衡,实际上却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平衡,一时间,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频生。

张廷玉只能对乾隆进行劝诫,并告诉他当年康熙大帝是怎么做的,雍正皇帝又是怎么做的。乾隆对于张廷玉的提醒非常反感,他认为张廷玉动不动就拿自己的父亲和爷爷说事,难道自己比他们差吗?

君臣之间的嫌隙渐生,张廷玉便动了退休回乡的念头。

晚景凄凉

于是,张廷玉便向乾隆提交了卸职回乡的奏书,乾隆虽然和张廷玉有些小摩擦,但是他知道张廷玉的作用巨大,显然不能让他退休啊,所以第一次乾隆并未批准。

但是考虑到张廷玉的年事已高,乾隆就让他十天来宫中商议一次大事,五天去内阁商议一次小事,张廷玉被迫接受。

来年,张廷玉的身体抱恙,已经有些难以下床了,医生看了之后建议静养,于是张廷玉又向乾隆告老还乡,这次乾隆准了,但没想到张廷玉却说,有件事,您不能忘。

原来张廷玉所说的就是雍正赐予他死后入太庙的事,乾隆对张廷玉说我知道啊,这是先皇的遗愿,我一定会遵从的。

但张廷玉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他竟然说空口无凭,让乾隆给自己写一个保证书之类的手谕,乾隆没办法,只能写了一个手谕交给他,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赞扬张廷玉的贡献。

可是第二天张廷玉却让自己的儿子代为谢恩,这激怒了乾隆,他让内阁下旨,命张廷玉亲自谢恩,但是张廷玉的老哥们儿汪由敦悄悄告诉了他皇上生气的事,张廷玉又只能马上进宫谢恩。

乾隆见张廷玉来得这么快,知道内阁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于是大怒,宣布削掉张廷玉的爵位,剥夺他入太庙的荣誉。

张廷玉仍不消停,第二年又向乾隆告老还乡,碰巧当时张廷玉的女婿犯事,乾隆借着这个由头抄了张廷玉的家,最后84岁的张廷玉凄凉的死在了自己家中。

一代名臣孤独老去,乾隆心中不忍,便下旨恢复了张廷玉的爵位,并遵照雍正遗旨,让张廷玉入了太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属... 属下将未婚妻送给上司,生下一子后,上司写信给妻子:回来一下吧 在以前,女子就是一个悲哀的群体。从小就...
原创 陈... 古代四大美女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在古代史上,四大美女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四人中,最为有名的肯定是杨...
原创 赵... 三国时期有一位充满着神奇的人物,他就是赵云,一直都让我们关注着,身上一直都有很多着好的与坏的争议,有...
原创 1...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许世友将军以其铁血军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一个传奇。他严于律己,更严于待...
原创 如... 如果有幸生在清朝皇室,看看你是“亲王”还是“贝勒”马上揭秘 大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
原创 南... 南北分治:祸已临头才自悔,忠言不用亦徒嗟 陈朝中庶子虞荔之弟虞寄,流寓闽中,虞荔请诸陈主,召其弟入...
原创 北... #大有学问# 上世纪70年代,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的考古人员对大同市北部的梁山进...
原创 许... 这不是我四年前的勤务兵? 1933年4月,红25师政委被调派到军部任职,师长许世友暂时接替政委这一职...
原创 为... 伟人为什么能够受广大百姓的拥护和爱戴,那是因为伟人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群众道路。从一开始进行考察的时...
原创 “...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存在很多的刑罚,比如说杖刑、砍头还有流放,在提起流放这一种刑罚的时候,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