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立一代之美制”,人才选拔之道,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流变
创始人
2025-07-02 02:02:19
0

引言

《三国演义》已经成为国人心中的经典。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很多人可能都看过不止一遍。

而跟随这部经典一起深入人心的,是那段荡气回肠的三国两晋的历史。

回顾那段历史,有很多英雄人物成了人们闲话的主题,而其中有两个人物出现的频率颇高。

他们就是曹氏父子,曹操和曹丕。

曹魏政权是三国鼎立中实力雄厚的一方,作为实际的掌权者,曹操可谓是居功至伟。

无论后人对他个人的定性是英雄还是枭雄,大家几乎一致公认他是一位政治谋略家。

而这首先表现在他革新选官制度,广纳贤才。

曹操“唯才是举”,察举征辟制的弊端催生新的选官制度

秦汉时期选官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就是由地方乡绅举荐人才给地方政府,后者再推举给中央政府任用;征辟,就是地方乡绅举荐人才给地方政府任用,也可以是中央政府直接挑选人才任用,不限于平民或者官吏。

这两种制度能够有效推行,有两个关键性的因素,一个是被举荐人德才兼备,一个是举荐人,也就是乡绅有德行声望。

而两者之中的关键在于乡绅的德行,因为如果乡绅本身德行修养不够,其举荐就可能会有失偏颇,甚至可能会徇私舞弊。

据《后汉书·符融传》记载,当时的乡绅名士不但参与举荐,甚至深入干涉政府的任用决策:“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汉代的人才选拔最初主要看个人品德修养,被举荐人特别重视砥砺德行,到后来逐渐演变成被举荐人想方设法结交乡党以博取名声,因为有没有德行全凭乡党的评议。

到了东汉末年,察举和征辟存在舞弊情况越来越严重,它们实际上沦为乡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工具。

而乡党名士要么本身就是地方豪强大族,要么依附于豪强大族而成其代言人,总之乡党名士与名门大族合二为一已成为主流趋势,其结果就是士族集团的形成。

《三国演义》里的袁绍就是士族集团代表。

这种局面长期发展就形成了当时统治阶级里一对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官僚集团与士族集团之间的对立,而其实质是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地方势力的崛起之间的冲突。

曹操当然也看到了察举和征辟的弊端,他本身是官宦集团的成员,又是长期把持朝政,因此他具备革新选官制度的条件和动机。

曹操的动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作为曹魏政权的掌舵人,他需要选贤任能以巩固政权统治。

其二是他作为官僚集团的一员,深知就当时形势来说,抑制名门大族已经刻不容缓了。

但一个新的选官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草创、试验。

因此,曹操先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命令。

曹操明确选举人才的标准就是“才”,他强调,历史上那些像孟公绰一样“德备而才不足”的人没有位居高位,而像陈平一样“德有缺而有大才”的人居高位能助国君平天下。

此举彻底否定了察举征辟制的“以德为宗”的选拔标准,意指很明显,就是夺下士族选拔官员的特权。

士族没了左右选官的特权,其势力的壮大因此受到很大的制约。

对此陈寅恪有过深刻的评价,他认为,从“摧陷廓清”名门豪族的“金科玉律”来说,此举可视为“曹魏皇室大政方针的宣言”。

曹魏“权立九品”,吸纳人才并团结士族以巩固政权

九品中正制的理念是陈群向曹操提出来的,其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咸康元年,彼时曹操之子曹丕还未取汉而代之。

九品中正制,简单讲就是中央政府任命一批中正官员,这些官员到指定的地区负责品评人物(被举荐人),然后按照标准给人物定品级,品级分上中下三级,每一级里又分出上中下三级,一共九个品级。

中正官员把分出的品级上报给吏部授予相应官职。

实际上,九品中正制不仅是官员选拔制度,同时也是官员考核制度。

人物的品级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其表现进行调整,如果“其有言行修著“,就晋升;如果“道义亏缺”,就降职。

据《三国志··吉茂传》记载,九品中正制度的建立是由下而上逐级实现的,先是在郡实行,然后才扩大到州:“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郡中正起初由郡长官推选,扩大到州后便由州中正举荐。

中正主要考察人物的家世和德行,然后给出综合评价。

从中可以看出,中正品评的内容增加了一项“家世背景”的考察,其实质上是察举征辟制的进一步延续。

据《晋书·石季龙载记》记载,中正的品评定级结果三年进行一次调整,保证人才选拔的实际效果:“魏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遵用无改。”

因此,中正品评人物是与人物为官升迁的仕途紧密相连的。

这可以看出中正在选官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而在初期,中正品评基本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举贤纳良,尽量做到德才并举。

他们也确实为中央政府输送了大批的德才兼备、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这些人才如一股清流给当时的政府带来一股相对清明的政治力量,对中央政权的巩固贡献很大。

然而,就其实质来讲,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察举征辟制的升级版。

这个升级版是曹氏父子与士族集团相互妥协的结果。

东汉以来崛起的士族集团,充分利用察举征辟制度赋予的选官特权,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而且已经成为一股由利益交织促成的根基深厚的政治势力。

对于曹氏父子来讲,他们要彻底铲除士族势力是不可能的。

另外,曹氏父子一心想要“名正言顺”地篡汉,他们需要这些士族的支持,因此如何争取士族到自己的阵营来就成为他们首要考虑的。

这也能够解释,为何陈群一早就向曹操提议设立九品中正制度,而到了曹丕时才被采纳。

更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的事实是,在曹丕接受陈群提议建立九品中正制之后,便顺利登基称帝。

而这个制度在后期的蜕变也进一步说明它是一种政治妥协的产物,是一种权宜之计。

隋代“废除九品”,开创科举取士的新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在创立之初便暗藏着失控的风险。

首先从中正品评的内容看,新增的家世背景这一条颇耐人寻味。

到了后期,家世背景成了唯一的标准,并导致选官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

还有更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中正的身份。中正仍然受士族左右,甚至直接由士族担任。

据《新唐书·柳冲传》记载,柳芳对此做过评论:“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土?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

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期,已经沦为士族垄断官员选拔与晋升渠道的工具。

那些占据着政治、经济大权的士族,操纵评议程序,选拔出来的官员为自己的利益集团服务,成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一枚棋子。

而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中正,他们全凭个人喜好决定谁进谁退,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德行威望,更不用说举贤纳良了。

对此有不少官员开始批评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夏侯玄就曾向司马懿建言,称中正品评有失公道,甚至越职干涉吏部的任免。

西晋的刘毅更是直言:“今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可以看到,彼时中正的角色作用已经走向反面,他们玩忽职守,充当士族培植心腹、扩张势力的棋子。

而他们敢僭越职权侵夺吏部的任免权,也正是仰仗背后的门阀士族集团。

九品中正制所形成的官场腐败日益严重,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恃强欺弱等屡见不鲜。

而且,这种不良风气浸染到整个社会生活,形成了一种世风日下的消弭与颓势。这预示着它必将终结的命运。

随着隋代“罢天下诸郡”“罢州县乡官”“罢州置郡”,九品中正制被彻底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结语

从曹魏创立到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沿用了三四百年。

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主流的选官制度,可以说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九品中正制的设立是曹操父子与强大的士族集团妥协的产物,在实行初期确实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为中央政府输送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并且德才兼备的人才。

他们是魏晋时期的政绩工程的重要力量。

但到了后期,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集团维护利益、扩张势力的工具,成为官场腐败堕落的土壤。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九品中正制的兴废充分说明了一点,即任何一种选官制度,如果它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只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服务,那么它势必会被淘汰。

作者:本草纲目

编辑:二爻

参考文献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陈寿.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房玄龄褚,遂良.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张叔宁.士族门阀政治与九品中正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29-32.

周升华.试论九品中正制创立之由及其蜕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2):17-18.

石欣民.浅析九品中正制[J].黑龙江史志,2010(15):20-21.

《后汉书》《三国志》《新唐书》《晋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喝茶能“刮油”,是真的吗? 在减肥的探索之路上,大家常常对喝茶“刮油”这一说法抱有希望,想着喝茶或许能分解脂肪,或者抑制、延缓脂...
青岛警方通报:葛某泉(男,36... 7月1日,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发布警情通报。 来源:黄岛公安
原创 万... 独宠万贵妃万贞儿一直被认为是明宪宗朱见深的人生污点,其实就他们2人的年龄差,放在今天都是备受争议的姐...
原创 谁...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人的爱情是跨越年龄与身份的爱情。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人最初不是两口...
原创 盘...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战争多为近身搏斗,对力量的要求决定了主要是男人的舞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优秀的将领...
原创 从... 魏徵以其卓绝的治国智慧和独特的性格魅力在当朝及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在唐代尤以褚遂良、吴兢为代表,...
原创 西... 西游记中,死得最冤的,大概就是这个泾河龙王吧——竟然被魏征在梦中给杀了。 那么,为何魏征作为一个凡间...
原创 他... 他是强盗的祖师爷,曾将孔子骂得不能还嘴,死因成千古谜团 看过《武林外传》的各位,一定对吕秀才辩死姬无...
力量钻石:7月1日融资买入11... 证券之星消息,7月1日,力量钻石(301071)融资买入1109.12万元,融资偿还1086.3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