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1566》里的马宁远,是一个只认上司的愚忠之人!
创始人
2025-07-02 02:01:57
0

在《大明王朝1566》中,马宁远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如杨金水评价的“肯干事,认上司”是他的长处,他是个耿直的人,但也因为过于耿直,没有权谋之心,才被何茂才那一伙人利用,做了剧中第一个被牺牲的棋子。倘若不是胡宗宪点醒,他就是那种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那种人,真实可悲可叹!

马宁远是个忠厚之人,一心报答胡宗宪的知遇之恩,因而尽力促进改稻为桑。从毁踏青苗,到毁堤湮田都是执行人之一。最后毁堤淹田事件发生后,还是想着替部堂分忧,一切罪责都由自己担着,不想连累牵扯“上面”的那些人。直到何茂才卖了他,他才明白胡宗宪的用意,也才一五一十的交代了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做的事情。成为胡宗宪逼退杨金水、郑泌昌他们继续推行改稻为桑,从灾民手中贱买桑田的关键把柄。

剧中的马宁远是条汉子,也是被八股文祸害了的好官。从改稻为桑国策的推行过程中可以看出,他首要为国,其次为民。在国策和百姓面前,他选择牺牲百姓。因为在他心中,国策为大,这就是为什么说他被八股文祸害的原因。但是在良知和前途面前,他选择了良知。他没有举报别人,而是选择自己扛罪,且不说给百姓交代,他这是给部堂,给自己一个交代。

马宁远出身卑微,能做到杭州知府已经是光宗耀祖了。他最感谢的人就是胡宗宪。对朝廷来说,他是个好官。但是就百姓而言,他并不是海瑞那样受万民敬仰的海青天。所以才有了他那句名言:“怕死?怕是就把头上的乌纱帽给摘下来,改稻为桑是国策,死一千个人,死一万个人,就是全浙江的人都死了也得执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
原创 从... 五百多年以前,在美洲大陆的北部,有一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是印第安人安居乐业的家园。 他们在这里生活、繁...
原创 夏...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几千年的人类...
原创 萨... 萨摩岛津对关心日本历史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这个家族对日本影响深远,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萨摩岛津...
原创 英... 英国在占领印度后,并没有停止对周边国家的入侵,阿富汗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英国北进的时候,遭遇到了南下...
原创 希...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世界大战,他真的觉得德国能征服全世界吗? 当时的希特勒能不能征服世界这个问题我们...
原创 1... 在中国的工业史上,上海宝钢无疑占据了一席之地,其背后深藏着无数英雄的故事。其中陈锦华的贡献尤为突出。...
原创 这...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孝道的民族,父母在不远游,古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出一趟远门来来回回可能就要几...
原创 一...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1)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世纪末,整个地球一片祥和,几个强大的古文明...
原创 儿... 自从重新确立了李显的太子地位,武则天就一直有一个担忧,万一自己死后,儿子和侄子们不能和谐相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