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决战金陵时,李鸿章与曾国藩展开博弈,谁高明?曾高李数倍
创始人
2024-11-01 05:06:50
0

原标题:曾国荃决战金陵时,李鸿章与曾国藩展开博弈,谁高明?曾高李数倍

1864年6月,江苏浙江一带的李鸿章收到了一道朝廷谕旨,内容涉及攻城夺隘、炮队出色等方面。此时,金陵局势岌岌可危,太平天国势力蓄势待发,朝廷迫切需要应对。而曾国荃围攻金陵久未见成果,李鸿章被朝廷委以重任,他领导的淮军在战场上展现出色,炮队更是备受称道。然而,这背后却是一场政治博弈的开始。

曾国荃对金陵难攻不下,朝廷颁布了这一谕旨,旨在借助李鸿章的淮军之力来加速金陵的夺取。曾国荃在围攻金陵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他的军队缺乏攻城的大炮,而李鸿章的淮军则以强大的炮队著称。曾国荃在军事上的困境使得朝廷的谕旨成为曹操手中的一把制胜利器,促使李鸿章前去支援金陵。

然而,曾国荃对金陵的围攻并非没有原因。在他看来,兵力并非主要短板,而是缺乏足够的粮食供应。曾国荃认为,通过修建地道等设施,解决粮食问题,就能迎来金陵攻占的良机。他的这一观点在朝廷看来或许太过理性,因为朝廷更倾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

在朝廷的压力下,李鸿章面临了一场政治考验。他在谕旨中表达了自己对曾国荃的理解和支持,但同时也暗示了曾国荃的问题,并希望他能加紧攻占金陵。这一来一往之间,李鸿章展现了在官场上的机智和灵活,试图在情义与功利之间寻找平衡。

曾国藩对于金陵围攻的艰难遭遇,也在他的信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曾国荃试图通过舆论,将金陵攻占的责任推给兄弟曾国藩,称其为缺粮之源。这无疑是一场互相推卸责任的官场博弈,每一方都在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保护自己的面子。

曾国藩为了转移这场博弈的焦点,采取了一种高明的策略。他在奏章中以谦和低调的语气表示,自己并非为了个人功名,而是希望解决问题,呼吁朝廷能理解他的困境。曾国藩的反应展现了他政治智慧的一面,他巧妙地通过言辞来转移焦点,使得朝廷更多地关注金陵的攻略,而非他与李鸿章之间的矛盾。

然而,这场政治博弈的结果却让人意外。金陵在李鸿章的支援下迎来了突破,朝廷的谕旨看似起到了作用。但事实上,曾国藩通过自己的巧妙应对,成功地将责任推卸给了兄弟曾国荃,使得金陵攻略的最终成功,成为了曾国荃的功绩。这场博弈中,曾国藩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腕,巧妙地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和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李鸿章虽然在最后的胜利中有所表现,但在政治手段和权谋上却显得相对直接,与曾国藩的巧妙操作相比,略显单薄。李鸿章的策略更多地集中在支援金陵的军事层面,而在政治手腕上则稍显不足。

这段历史揭示了在官场中,情义与功利之间的微妙平衡。李鸿章试图通过情义来维系与曾国藩的关系,但最终仍难以避免政治博弈的必然。曾国藩则善于运用巧妙的手段,通过言辞和行动的灵活操控,最终成功地化解了与李鸿章之间的矛盾,保护了自己的形象和利益。

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政治博弈和权谋的场景屡见不鲜。人际关系中,很难只凭情义来解决问题,往往需要更为复杂的权谋和策略。这段历史故事不仅反映了晚清时期官场的一面,也为当今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启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魏... 魏征给李建成一妙计,可保他登上皇位,如果采纳没有贞观之治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这漫长的变化中,...
原创 为... 造反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重罪,特别是像安史之乱这样改变了整个大唐局势的重大事件了。 之所以在...
原创 魏... 泾河龙王为了赢得与袁守城的赌注,私自篡改了下雨的时辰和雨量,最终被魏征斩首。在民间传说中,龙是具有莫...
原创 赵...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帐下有五员猛将,就是简称中的“关张赵马黄”,即关羽、张飞、赵云、马...
原创 如... 首先要排除曹魏和东吴。因为魏、吴都设立了校言的事官,且管控力度极大。即便“公知”巧舌如簧,估计也活不...
原创 传... 读史有时候要抱着一种“娱乐”心态,毕竟对于有些确切记录在历史上的事,还是一笑了之为好。比如前面说过多...
原创 戚... 此皇后两个皇子皆夭折,收养1义子,义子登基后,其母开开始动手了。今天我们大家就来看看辽圣宗也就是耶律...
“一生戎马千秋业,末路英雄奏悲... 项羽(公元前 232 年-公元前 202 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
原创 乐... 自是君王不永年——诸葛亮的偶像乐毅(12) 主笔:张小粤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薨,太子即位,这就是...
原创 战... 梦断邯郸悲断肠——半残战神李牧(11) 赵幽缪王七年(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出他的头号王牌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