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位女道士,万众瞩目下得道飞升,被唐代史书记录其中
创始人
2024-11-08 21:24:36
0

原标题:古代有位女道士,万众瞩目下得道飞升,被唐代史书记录其中

“爱信信,不信滚,别耽误老子飞升”,这句话在网络上可谓是十分流行。的确,道士们的终极目标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终于得道升仙,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不过,从古至今又有几个道士得偿所愿了呢?然而,在唐代,却有一位年轻的女道士,在万众瞩目之下得道飞升,还被唐代史书记录其中!这是为什么呢?

潜心修行的小道士

这位特别的女道士,俗名叫做谢自然,出生于四川南充。曾经的谢自然,也是个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孝廉,母亲是唐朝名门之后的千金,真可谓是一家清贵。

而谢自然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又兼会女红,眼看着就是未来某个大户人家门当户对的好媳妇。

可是,她唯独有一点令父母很忧心:谢自然自小身体虚弱,尤其是没法沾荤腥,一吃肉就要生病。父母为了治好谢自然的病,四处求医问药,可都没有什么效果。

走投无路之下,他们想到了道教自古就有的“修炼之说”,意思是那些从小就有怪病的孩子们,是跟随师傅修道的好材料。这些孩子们只有跟着师傅入了道门修行,身体才会变好。

而由于他们的体质特异,修道以后不仅身体变好了,道行也会比一般人高,甚至早早就炼成内丹,白日飞升。为了让谢自然摆脱病痛,父母就把年仅7岁的她送入了道观,跟随一名坤道修习。

从此,谢自然就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在道观,谢自然跟随师傅潜心修炼,加上远离尘嚣,回归天然,她的身体很快就好了起来。父母见女儿的病已经好了,又不打算让她真的变成道士,便将她接回家。

可是,谢自然已经习惯了修道的清净生活,再次回归尘世的她很不适应,眼见着身体又要垮下去。于是,她选择回到道门,正式向曾经的师傅陈太虚拜师学道,成为一名道士。

做陈太虚徒弟的日子里,谢自然学会了胎息、绝粒等许多法术,并将《道德经》熟读成诵,深受师傅的喜爱。就这样,她的修为日益精进。

海上启示改师门

都说“天上一日,人间千年”,不知不觉中,谢自然已经年过40。牺牲凡俗人生的她,感到自己的修行遇到了一些困难,不得不离开原本的道观,四处云游求道。

为了求道,她孤身一人走遍了峨眉山、华山等名山大川,遍访名师却未果。后来,她终于找到了居住在天台上玉霄峰的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但即使跟随这位德高望重的师傅,也没有进展。

问题出在谢自然的性别上,由于她是女性,修炼的是坤道,而司马承祯修炼的是道家的上乘乾道。司马承祯认为,修行坤道的她没有办法领会乾道的妙处,便不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她。

失望的谢自然便离开了天台山,前往海外的蓬莱仙境。据说蓬莱仙境在当时的新罗附近,她需要跟随前往新罗的商船。当谢自然搭乘船只离开大陆,沿着日本海往朝鲜半岛前进时,她见到了前所未有的奇观。

她的船在海上航行了一个月,一天,谢自然的面前忽然出现了云雾环绕、霞光漫天的小岛,云雾中穿梭着凤凰、仙鹤等神鸟,岛上的奇花异草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谢自然预感到,这可能就是蓬莱仙境。

在云雾中,出现了几个仙风道骨的人,笑着问谢自然:“你要去哪里?”谢自然明白,这就是神仙了。她便回答道:“要到蓬莱拜访得道高人。”

那几个人听完,哈哈笑着告诉谢自然:这世界上只有司马承祯一人得道,他已经被记录在仙册上,她无需外求,只要到他那里拜师修炼就能飞升。

苦心修炼终得道

幻境散去,谢自然连忙调转方向返回,这时仿佛有神明在帮助她,从海上吹来了连续三天三夜的大风,将她的船安全地送回了渤海岸边。

谢自然回到天台山,向司马承祯表明自己的来意,并表达了自己求道的诚心,希望能够感动他,也告诉他自己经历的奇遇。司马承祯知道,这是天意要让他度化谢自然,便答应她择日传授道法。

不久后,司马承祯信守诺言,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谢自然学得很快,迅速掌握上清道法,又在蜀中的金泉修建了道场继续潜心修炼。唐德宗贞元十年,谢自然感到修为成熟,是自己飞升而去的时刻了。

她便选择了一个好时辰,开始打坐静修,为最后的涅槃做准备。谢自然的修行引来了不少对此感到好奇的人,他们围绕着谢自然的道场坐下来,屏住呼吸静静观看她的修炼。

很快,在道场旁边就围拢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们,人声鼎沸中一般的道士很容易就分心和躁动,干扰了修炼的过程。但是,谢自然由于修为高超,加上意志坚定,因此并未受到影响。

当时,就连当地的官员也纷纷来到道场外,想要见证这白日飞升的奇迹时刻。而谢自然的表现也没有令他们失望,很快,她的身体便离开了地面,轻得像一片羽毛,越飞越高。

而在道场的周围,也随之升起了五彩的云气和霓虹,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随着大自然的升空和远去,在场的人们惊得说不出话来。但史官们没有忘记记录下这一刻,于是关于谢自然得道成仙的描述,就这样留在了唐代的史书《唐书》中。

谢自然飞升后,为了纪念这一奇特事件,当时的果州刺史李坚为其在金泉山修建了碑铭《金泉道场碑》。而等人们清理谢自然留下的遗物时,在其道场的室内东壁上赫然可见52字的真言。

虽然在场的人们作为凡夫俗子,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出于对谢自然的尊敬,他们还是将其保存完好,以待后人瞻仰。后来,金泉道场作为道家的圣地一直存在着,流传了很多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地要做成一件大事业,那么他们终究会有所成就。而谢自然也就是因为强大的意志力和不懈地努力,才最终飞升成仙的。

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也需要用信心和毅力武装自己,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登顶世界第一!阿尔卡拉斯3-1... 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2025赛季网球大满贯美国公开赛落下帷幕,在压轴大戏男单决赛中,西班牙名将阿尔...
原创 清... 清宫后妃在未被召见时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她们的生活费皇帝要支出多少?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话题,尤其是在...
原创 陶... 1950年4月,第3野战军第23军军长陶勇接到了任命文件,正式被任命为第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拿到这份...
原创 汉... 每当谈及汉朝的灭亡,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似乎总是被置于历史的审判台上,他们常被视为大汉王朝衰落的罪魁祸...
诸葛亮为什么毫不留情地斩杀张任... 在风雨如晦的三国乱世,人才辈出是常态,但真正能让敌人不寒而栗的,却并不多。你是否想过,仅仅因为一个人...
原创 二... 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字体曾短暂流行,仅仅推行了9年便被废弃,这就是“二简字”。提到二简字,很多...
原创 渡...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多不一样的参与体验,...
原创 朱...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承载家族的荣耀。而在数百年前的大明王朝,朱元璋——这位出身贫寒的开...
原创 蜀... 咱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的灭亡,看似是在刘备夷陵之战大败后走向末路,可您要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