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从有了科举制,寒门子弟才有望进入到朝堂之中,这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办法,不管是富家子弟还是穷苦百姓,想要进到朝廷光宗耀祖,就只有科举被选中才行,官职一到手,有的人就开始敛财,有的人开始滥用权力,到了乾隆年间的时候这种事情很常见,且不说贪污的有多少,他们一年的俸禄能有多少呢?
俸禄其实不和现在的工资一样,现在的工资只谈多少钱,清朝的俸禄则是除了银子之外,还会分发粮食,官员的地位等级不同,分发的俸禄也是不同的,清朝时期发俸禄并不是一个月一次,而是一年分为两次发放,分别是春季和秋季,当时有文官和武官,文武官的俸禄差别也是很大。
清朝的俸禄情况虽然不能和唐朝时期相比,但文武官员的俸禄差距未免有些过大吧,这里拿出清朝四品文武官员做一下对比,年俸禄虽然接近,但是杂七杂八的加下来,文官的一年俸禄远远要比武官高出近十倍,差距主要出现在了这个养廉银上面,那这个养廉银又是什么?
通俗的来说,养廉银就好比现在的单位福利,当时清朝贪官泛滥,雍正上位治理了很长时间,成绩是显著的,雍正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就定下养廉银这一办法,实际的意思就是从每个清朝官员的地方收入,来给这个地方的官员发养廉银,这个地方一年的收入越丰厚,清朝的官员拿的就越多,就比如南方和北方同样是一个四品官员,发的养廉银肯定是不一样的。而每个地方的武官则分得不及文官的十分之一。
当时除了京城的官职是由朝廷直接发放,其余的地方官都是由自己所在的地方自行发放,除了这些人需要发放俸禄,清朝还养着一帮无所事事的皇家贵族,那就是清朝的各个“旗王”,这些人享受世袭,由于自己是皇家贵族,坐着就可以领俸禄,朝堂之外拿着俸禄做些欺男霸女的事情,怪不得清朝一被推翻,立马就有百姓当街打骂这些八旗子弟。
结语:看完上面的一些统计,直接就可以看出清朝生活的底层的八九品官员,挣得那些俸禄还不及一品官员的零头,生活可想而知过得是有多清贫,要是想做一个好的清朝官员,真的是更难度日,清官的俸禄,放到现在的话,可能还没你现在的工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