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2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尚可喜上疏康熙,最先请求撤藩。但他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在早前一段时间他已经把自己的权力都交给了他的儿子尚之信,但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残暴无比,到处杀人,还胆敢要挟他的父亲。尚可喜觉得自己在这么弄下去说不定就让这个逆子一刀就宰了,这才请求撤藩。
康熙当然求之不得,立马就同意了,他认为现在是撤藩的好时机。
吴三桂和耿精忠被这个猪队友给坑得叫苦不迭,只能试探性的也请求撤藩。那帮老谋深算的大臣们一眼就看出了这俩货诚意不足,劝康熙不要轻举妄动。康熙说:撤亦反,不撤亦反,撤他娘的!果断下令撤藩。
吴三桂接到命令后大怒,于11月21日起兵,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造反了!
当时吴三桂联络了小半个中国的封疆大吏,其中,有台湾的郑经,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之信,广西的孙延龄,四川的巡抚、提督,还有陕西的王辅臣,襄阳的总兵杨来嘉等。如此势大,康熙始料未及,而那帮老臣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说干他们,往死的干,不要怂!另一派说咱们别撤了,就和他们说咱们是闹着玩的,不是真的要撤他们。大学士索额图说:为表诚意,应该杀几个主张撤藩的小崽子,把他们的头送到吴三桂那里。
康熙拒绝承认自己是闹着玩的,老子是认真的!
为了应对这次危机,他做出了很多策略:首先,为了把尚之信,耿精忠这个傻缺给稳住,康熙对他们说:我不撤你们俩了,你们放轻松,easy,easy。这样做就是希望让其它两藩产生犹豫,从内部分化三藩。第二,康熙发布声明把吴三桂的一切官职都给撤了,还把他的人质儿子吴梦熊给杀了。第三,康熙想朝臣表达了自己撤藩的决心,说:我主意已定,大家最好跟着我走,不要内耗了,不然大家都玩儿完。
政治手段就是这些,接下来是军事手段,康熙的主要方针是各个击破,这是因为叛军各个心怀鬼胎,打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不会全力救援,就和后来的国民党军队一样。他命令勒尔谨率军去了荆州,与吴军对峙;瓦尔喀出兵赴蜀;马哈达防守兖州;扩尔坤驻兵太原,作为各处的支援力量。康熙最看重湖南,因为对湖南三线进攻,切断了耿精忠与吴三桂的联系。
陕西是联通西北的重镇,万万不能丢,康熙对陕西提督王辅臣又拉又打,“拉”是指康熙曾下令:往事我不追究,你快回来!“打”是指康熙用战场上的胜利打击这王辅臣反叛的决心。一来二去,王辅臣拉了过来,保住了陕西。最后吴三桂坐困衡州,无计可施,在8月病死了。
点点关注吧!兄弟们,急需关注!谢了,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