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名闻天下,兵家法家人人喊打,为什么战国的国君更喜欢后者?
创始人
2024-11-08 16:38:08
0

原标题:儒家名闻天下,兵家法家人人喊打,为什么战国的国君更喜欢后者?

治国理念需要结合国家实际,战国大争之世,礼坏乐崩,生存靠的是拳头,周礼解决不了问题,被统治者抛弃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战国礼坏乐崩,孔子提倡的周礼被弱化了,不符合实际情况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一生提倡的理念,是对周朝建立初期礼制的复辟,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经行不通了,战国时期就更不符合实际了。

比方说,周礼强调分封制,国君把国土分封给宗室子弟、有功大臣,战国时期的国君可以说是深受其苦。晋国分封大臣,结果大臣强势,将国君架空,后来更是瓜分领地、废除国君;田氏将姜氏赶跑,自己当国君;楚国贵族在大街上行刺楚王;秦国国君被大臣活活逼死……

战国诸侯的那些国君,见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于是纷纷抛弃,采取行之有效的郡县制。

再比方说世俗礼仪,严格遵守周礼的,都被当成了笑话。魏国主将公子卬收到秦国主将公孙鞅的来信,说是叙叙旧,再开打,西周时期打仗是这样的,公子卬就去了,结果被公孙鞅扣押,魏军大败;楚怀王去和秦王会盟,按照周礼,肯定没啥事,结果却被秦王扣押,后来还被折磨致死……

如此混乱的局面,如果还要墨守成规,只能倒大霉、闹笑话。

二、大争之世,生存是第一要务,富国强兵是重要途径

西周时期的战争规模一般都不大;到春秋时期,一次投入十几万兵力就算大规模的战争了;战国时期,更进一步,投入几万、几十万的大战很多,像长平之战,双方投入兵力上百万,极其恐怖。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不采取富国强兵的策略,国家很快就会受到威胁,甚至面临灭顶之灾。战国初期,秦国衰弱,魏国强大,秦国一度到了亡国的边缘;宋国土地肥沃,交通发达,可惜民无斗志,被诸侯鄙视;鲁国倒是遵守周礼,结果先是被魏齐欺负,后来被楚国灭了。

魏国给其他国家做了个好榜样,李悝变法后,魏国国力快速上升;之后楚国、秦国、齐国、韩国先后变法,国家都曾强大一时。变法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围绕富国强兵,一好一坏,自然没人愿意用不好的方法。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孔子提倡的儒家理念不符合实际,脱离了时代背景;兵家、法家主张的富国强兵理念,符合时代潮流,效果显著,所以得到了重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出... 提起司徒美堂,可能知道人的人并不是太多,但要是提起天地会和陈近南,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说出那句“为人不识...
原创 怎... “曩者,天弃金、宋,历数在殿下祖宗,故以鞑靼部落起事沙漠,入中国与民为主,传及百年,至于殿下。古者帝...
原创 诸...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但诸葛瑾混得真的不比他弟弟差。而孙权明明知道诸葛瑾无能,...
原创 将... 文人打仗,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中,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就发生了清明节休战的事情。 1864...
原创 孙...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认可孙权最高的评价。其实,在曹操之前,袁术还评论过另外一位孙家儿郎,他曾...
原创 他... 众所周知,南宋是被元朝灭掉的。1276年,元朝大军抵达临安城下,南宋朝廷被迫出降。三年后,元朝将领张...
原创 十...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一幕深深吸引了观众,然而,为何最终轮到关羽斩杀华雄呢?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
原创 白...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长平之战赵军主帅赵括,靖难之役时南军主帅李景隆。在军中,主帅的影响力非...
原创 拿... 事件简概:在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在欧洲范围内爆发了一轮大规模的反法战争,历史上的反法同盟战争...
原创 张... 有人说“大帅府一宅,民国史一半”, 这里所说的大帅府,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帅张作霖的府邸。 张作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