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十六国时一流谋士,其才堪比汉张良,助石勒建立后赵
创始人
2024-11-08 16:38:01
0

原标题:他是十六国时一流谋士,其才堪比汉张良,助石勒建立后赵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每个大乱的时代都会有数英雄豪杰,这种时代犹如哪些风云人物生长的土壤,腥风血雨让他们如春笋般露出地面,在历史的白纸上挥写他们华丽的篇章。

秦未农民大起义无疑又造成了诸侯纷争的局面,但却出现了张良这样的巨星,张良成就了刘邦,成就了汉家四百年江山;三国乱世有了"桃园三结义",更有了诸葛亮这样的传神人物,诸葛亮让那个大耳刘备三分天下有了其一。

在哪个"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天下又出现了些什么人物?这是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大动乱,是一个专门出皇帝的时代。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在这个时期天下共出过多少位皇帝?想来应在百位之上。每位皇帝的上台,背后都会有一个阴谋,每个阴谋的背后也都少不了一个谋士。

但在这些众多的皇帝中,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无疑是最耀眼的。石勒从一个奴隶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想想他得有多优秀,他又得付出多大的艰辛啊!所谓独木不成林,孤掌难鸣,仅靠他一人之力,无论他有多优秀,他也是当不了皇帝的。他的成功得益于身边的一个人,一个当时非常优秀的谋士——张宾。这张宾又是何方神圣?

张宾,字孙孟,是现在河北高邑县人。此人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又足智多谋,常逢人便言自己的计谋可与汉时张良相媲美。但他自恃才高却生不逢时,他虽比不了张良,但却有点像诸葛亮。他一直赋闲在家,静观时变,渴望能得到像刘邦那样的伯乐,但最经等来的却是酷似刘备的石勒。

这年,石勒攻取冀州,礼贤下士,为笼络人才,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史载冀州"衣冠人物″皆投入到了他的旗下。张宾见石勒有成大事的志向,便对人道:"吾历观诸将,无如此胡将军者,可与共成大业。″张宾便收拾行囊,整冠佩剑,前去拜见石勒,简单交谈之后,石勒觉其不凡,便礼遇有加。当然,在其后石勒的征战过程中,张宾也是不负所望,史载"机不虚发,算无遗漏",石勒自然越发信任。

石勒自投刘渊之后,由于英勇善战得到了重用,由于常年在外征战,其羽翼逐渐丰满,虽在名义上为趣刘渊之臣,但却慢慢脱离了节制,可他毕竟还是四处游走,仍然沒有脱掉草原游牧民族的习性,沒有块稳定的根据地。后来他听取了刘琨的建解,要想成就业,必须有自己的根据地,不能老这样打游击。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江淮地区。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二月,石勒率大军南下,准备进攻建业,当时张宾提出了反对意见,但石勒未采纳。镇守建业的司马睿会集江南兵力于寿春,派扬威将军纪瞻都督诸军石勒于葛陂,纪膽几次挫败石勒军,石勒军士气低落。当时江淮地区连降大雨,加上北军至南水土不服,石勒军因饥饿和疾病,死伤惨重,军情十分紧急。

石勒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商量对策,有许多谋士及将军认为眼只能投降东晋政权,唯独张宾一言不发,一直在沉默。石勒听后非常生气,便转头问张宾的看法。张宾认为断不可降,因为石勒是灭亡西晋的罪魁,如果投降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他认为此时应该北撤,充分发挥草原骑兵野战的长处,北图邺城而做根据地再徐图发展。

他还就当时邺城的形势进行详细的分析,石勒听后觉得很有见解,便决定北撒,但还是担心纪瞻随后追杀。张宾认为司马睿这时只图自保,肯定不会追击。情况果然如张宾所料,石勒顺利北撤,待纪瞻发觉时石勒己走远。

石勒进入河南地界后,在汲县夺取了一批军粮,顿时士气大振,行军速度加快,不几日便来到了邺城城下。但邺城城墙坚固,且易守难攻,一时难以攻下。在石勒一筹莫展之际,张宾又审时度势,建议可继续北上夺取邯郸、襄国二城。他认为邯郸、襄国是古赵国的国都,且依山而建,形势险要,如以此为根据地,日后遣将四出则王业可图。

石勒认为张宾的计谋可行,便依计而行,出兵襄国。占领襄国之后,石勒舒了一口气,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石勒稍事休整之后,便迅速平定了襄国周围的郡县,并占领了邯郸,从此这里便橄石勒的龙兴之地,为他日后建立后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勒虽然占据并稳定了襄国的局势,但周边仍然是强敌林立,危险亦然存在,首先一个王浚就够让他头痛的。王浚本是晋臣,但由于势大,早有另立之心,而且对襄国也是图谋已久,现在让石勒却捷足先登,心里很不服气。王浚想来个先下手为强,便联合他的盟友、鲜卑首领段怀末南下进攻石勒。石勒领兵迎战,打败了王浚,活捉了段怀末。

当时在对段怀末的处置上意见分歧很大,绝大部分将领都主张杀掉段怀末。这时张宾再一次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远见,主张释放段怀末。他的理由很简单,现在的石勒还不足够强大,没有必要去结怨鲜卑。如果放了他,鲜卑人会感激,今后就不会再为王浚所用。石勒还是觉得张宾说的有道理,就放了段怀末。事实也如张宾所料,至于鲜卑是不是会感激石勒,但彼此以后,鲜卑逐渐地开始疏远了王浚。

解决了鲜卑的麻烦之后,接下来便是解决王浚的问题了。石勒还是听从了张宾的建议,先结好王浚,让他别找麻烦,然后再伺机消灭。王浚不是想当皇帝吗?哪就让他当好了。石勒根据张宾的谋划,派人给他送了一份非常丰厚的大礼,并写书信劝其称帝。王浚一直在推演怎么当皇帝,只是附和的人少才迟迟未动。他一看边石勒这样有实力的人都在劝他,便准备称帝。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初春,王浚准备召开登基大典,石勒领后北上前去庆贺。说是去庆贺,其实是瞅准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要借机消灭王浚,否则干吗要领兵去庆贺?王浚兴致勃勃地摆下了盛宴,准备为石勒洗尘,幕僚们提醒他要做两手准备,以防石勒有变,因为石勒是带兵来的。王浚听了很不高兴,也就再没有人说了。当石勒的大军一拥而入,王浚才从皇帝梦中醒过神来,但为时已晚,石勒已经控制了幽州。这王浚皇帝没有做成,倒做了鬼。

以此石勒对张宾言听计从,非常信任。张宾在助石勒除去王浚得到幽州后,又设计好不勒除去了劲敌王弥,夺得邺城,自此石勒割据之势已经形成。

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在张宾与石虎等的劝说下石勒正式称帝,建立了后赵政权。张宾被加封为大执法,掌管朝政。石勒称其为右侯,张宾生前石勒从不直呼其名,足可见石勒对张宾的信任了。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张宾病世,石勒追赠张宾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景。下葬时,石勒流着泪对众人说:“是老天不让我的大事成功吗?为什么要让右侯这么快离开我啊?”

张宾死后,石勒与其他谋臣如徐光、程遐议事时常常合不来,这些人的意公很难与他达成一到,这使得他越发想念张宾,每想到此,石勒常感叹地说:“右侯舍我而去,让我和这些人共谋大事,这不是太残酷了吗?”

张宾无疑是十六国时期的第一流谋士,他自比张良其实并不为过,若是后世有异议,哪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而无关之手其政治谋略的强弱。也正如将张良与诸葛亮放在一起比较,则后人可能更喜欢诸葛亮。因此后世对其评价不是非常高的,如唐房玄龄曾评价张宾:"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

参考:《晋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祖居地,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隐地龙潭村的隐地自然村,原名阴地村,因为村中原有四棵...
孙犁和日记——纪念孙犁先生逝世... 孙犁先生自己不写日记,但对日记颇感兴趣,阅读颇多,购买清末民初的日记文本亦颇多。他曾夫子自道:“我一...
原创 小...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八十七)高欢(下) 上回说到,尔朱荣死后,北魏再次陷入权力真空,尔朱荣的侄子尔朱...
原创 打... 历史书上对两个时期讳莫如深,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在这段兵荒马乱、生死流离的昏暗历史...
雅利安人有多厉害?如果没有商朝... 公元前13世纪,雄霸欧亚的雅利安人正迈向新的征服目标: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地。 作为“文明粉碎机”的他...
永远的怀念——纪念革命烈士杨敦... 【开栏的话】 潮汕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近现代以来,革命先辈们以满腔热血、铮铮铁骨,凝聚成一段段刻...
原创 1... 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在接到中国代表团后,提前从北京出发飞赴香港。 下午一点,地面...
原创 溥... 溥仪获得自由后,到北京见到自己的叔叔,为何在饭桌上留下了泪 作为清朝最后一代朝廷统治者的这个男人,他...
原创 黑... 在殖民贸易时期,黑奴贸易成为一种合法的商业活动。欧洲国家纷纷把目标市场投放到非洲这一个黑奴生产基地中...
原创 民... 1930年底的一天,陈布雷来到南京,拜会了时任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二人之前都曾在上海办报,私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