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六年(1917年)六月二十八日,由天津到北京的火车三等客座中,一位怪模怪样的老农夫偷偷走出了北京火车站,随即被几位脑后垂辫的士兵匆匆接走。这位老农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维新派领袖、人称“南海圣人”的康有为。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咸丰八年二月初五(1885年3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因此人称康南海,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少有大志,一心立志做中国新时代的圣人,以变法的思想拯救中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没有成功,但康有为因此声名大噪。甚至连光绪帝都听说过他的名字。这之后,康有为利用公车上书的广泛影响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变法图强”为口号,成立学会宣传变法思想。
康有为除了在思想上宣传自己的变法外,还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得到皇帝的重用才能实现他的理想抱负。当时清廷的守旧人物都包围在西太后的周围,要想突破这个守旧围墙以获得慈禧太后的支持,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康有为便用全力向光绪皇帝下功夫。当时慈禧已经撤帘不亲政事,光绪又是一个忧愤国事的青年皇帝,康有为先后八次上书,终于得到了光绪的刮目相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被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并向光绪帝呈交《应诏统筹全局折》作为变法纲领,正式开始了长达103天的戊戌变法。遗憾的是,当时的实权始终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康有为的变法运动又遭到守旧派的反对。不久之后戊戌变法便失败,光绪帝被囚,康有为也被迫逃亡海外。康有为在海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君主立宪主张,积极组织保皇党力图营救光绪帝,为此更是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展开了长期的论战。
随着预备立宪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胜利,立宪派逐步进入了低谷期,眼看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越来越难以实现,康有为逐渐开始想着另辟蹊径了。民国六年(1917年),随着府院之争的爆发,给康有为带来了等待已久的良机。当时盘踞徐州的军阀张勋本就有意复辟清朝,康有为便将目光放在了张勋身上,甚至派遣他的得意弟子潘博在张勋手下担任机要秘书,后来潘博更是替张勋跑到冯国璋麾下拉拢冯国璋。
以张勋、康有为为首的复辟党虽然行动频繁,但身为总统的黎元洪却毫不知情,甚至还主动邀请张勋进入北京调停。黎元洪的引狼入室给了张勋机会,他便趁机发动政变拥立宣统帝复辟。康有为此时本在上海起草宣统帝的复辟诏书,但因政变前就和张勋的幕僚长万绳栻有了联系,因此在张勋入京后,康有为接到万绳栻自北京来电,催他火速赴京。康有为虽然身为保皇党党魁,但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还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去了北京,于是便剃去了胡须,化妆成农夫模样,搭乘三等车由津浦路北上,经天津转至北京。只可惜康有为没料到的是,这一剃胡子竟然让自己失去了一生渴望的内阁大学士位置(相当于古代的宰相,明清两朝不设宰相,只有内阁大学士统领百官处理政务)。更为尴尬的是,化妆成农夫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康有为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被黎元洪收到了消息。
康有为为了复辟可谓是不遗余力,宣告复辟的第一道诏书便是他早在上海便开始起草的。宣统复辟时满清的遗老们纷纷穿起了旧时的朝服云集紫禁城,康有为在众人中却可谓尴尬,原因无他,因为只有他的头发既短而秃,和其他人根本不像,因为被其他人嘲笑称不像个复辟派,康有为只好自我辩解:我自从戊戌变法之后就一直流亡海外,不得不剪发易服。到了辛亥革命以后,才能返回祖国,我一回国就开始了重新蓄发,只不过时间太短,总共也就五年多一点,所以头发只有这么长。”这么一来其他人也好奇了,于是就问他:“自从辛亥革命以后,全国都流行剪发,你怎么偏要开始蓄发?”这一问,康有为就非常得意了,他颇有先见之明地自诩:“我早料到大清不会亡,早晚都会复辟,所以才提前蓄发做大清的忠臣。”
康有为本想自己为复辟千辛万苦,以自己多年来的声誉可得个首揆(领班内阁大学士)一席,却不料最后只得了个弭德院副院长的职位(院长为徐世昌)。这倒不是张勋不厚道,本来张勋已向宣统帝上书,推荐康有为担任首揆,却不料光绪帝的妃子瑾太妃却认为大清从未有过没胡子的大学士。康有为为了隐藏身份,胡子早在离开上海时就剃了个干净,如今只能自认晦气,同时他心有不甘,又偷偷去药店买来生须水,一小时内抹上两三次,指望着胡子能快点长出来。
可惜的是康有为已经来不及等胡子长出来了,七月三日,段祺瑞与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等人在天津马厂正式誓师,组织讨逆军进攻北京,七月十二日,复辟运动便告失败,号称文圣的康有为也抛弃了头品顶戴,再次化妆成一个老农偷偷地逃离北京。
因着参与了复辟一事,康有为的财产也被查封,他的财产本来在戊戌政变时就被查封过一次,到了民国三年才被发还,没成想这次没混上宰相反而再把财产搭了进去。不但如此,因为复辟一事中,梁启超支持的是革命党,师徒两人为此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在报纸上进行对骂。自此以后,梁启超便成为康有为心目中的敌人,他甚至写了一首诗专门骂梁启超:“鸱枭食母獍食父,刑天舞戚虎守关。逢蒙弯弓专射羿,坐看日落泪潸潸。”
作为这次复辟运动的元谋之一,康有为还因此遭到了北京政府的通缉,只得逃到茅山之上隐居。幸亏康有为有个好弟子陈焕章,上书北京政府为康有为说情,才让北京政府最终下了赦免令。一代维新领袖竟闹得晚节不保,实在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