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常国意见罕见一致,联手投了5票否决,150国提议变为废纸
创始人
2025-06-27 18:02:50
0

近代世界,在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想出许多方法和对策。

而联合国就是由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国家号召和组织的。

目的就是以国际组织的地位和权利,去平衡和调节世界大矛盾国家之间的关系,避免再次发生战争。

联合国有195个成员国,其中,中、美、俄、英、法五国为常任理事国。

显而易见,联合国的建立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在这样大的组织内,各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很多小心思是难免的,虽然为了平衡大国之间的利益对抗,赋予了五个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的特权,但是部分大国对特权的行使,并不是百分之百公正。

但历史上,五常国意见罕见一致的情况,联手投了5票否决,让150国的提议变为废纸。

这罕见的意见统一,都是为了什么呢?

联合国历史上的“摇头先生”

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之初,苏联是五常国之一,解体后,苏联将五常国都地位和权力过继给了俄罗斯。

但从加入联合国到解体这四十多年间,苏联使用否决权的次数,几乎要与其余四个国家的总和一样多。

虽然当初一票否决权的设立,是为了避免当时苏美冷战时期的激烈摩擦。

但是苏联在举手否决这件事上一发不可收拾。

苏联著名的外交长葛罗米柯更是被人称为“摇头先生”。

作为当时实力强劲的唯二大国,美苏的实力可想而知,所以当时的联合国避免美苏通过特别手段,威逼利诱其他国家站队,便设置了这个巧妙的“一票否决”的方法。

而由于两国发展方向和国家性格的不同,美国更乐于攻击和挑衅,而苏联则是遇强则强,致力于防守。

所以当时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利用一票否决的权利,疯狂地反击美国。

美国的外交部又是一阵怒骂,原因无他,这已经是苏联利用一票否决,第15次反对美国的附属国加入联合国。

这种持续性的针锋相对,在当时是很常见的。

虽然,双方的立场已经偏离了联合国成员的共同利益,但是却没有办法,强者为尊,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改变,经历战争洗礼的国家基本没有与美苏抗衡的实力。

所以,一百多个成员国,像看戏一样看美苏两国你来我往地争斗,只能说这就是大国的特权和优势。

在数名驻美外交官死于非命后,有人问葛罗米柯是否害怕,葛罗米柯对此不屑一顾。

他年仅三十岁时便被斯大林看中并委以重任,可以说斯大林这个伯乐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为斯大林在外谋划苏联的新格局,稳定与西方的关系,是他能做也必须要做的事情,战斗民族的血性不允许他退缩。

有人恶意说他“一仆六主”,六主的背后始终是国家,葛罗米柯任期跨度长,外交风格冷血强硬,但他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和见解也是独特而有经验的,可以说苏联二战后的外交措施,将联合国否决权的使用推向了高峰。

一票否决权的重要性

一票否决权的存在其实是有些霸权主义的,但是却又是抑制霸权主义的巧妙办法。

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策略,势力辐射范围较广的大国,确实会利用各种方法,使其他成员国赞同自己的想法。

一票否决的权利,既是对自己权利的保护,也是对其他集团势力的遏制。

这种特权不是每个成员国都有,所以也有很多国家眼红,曾经印度提出取消中国的一票否决权,结果很戏剧化——这个提议被中国一票否决了。

除了苏联和美国冷战时期,两国频繁使用这个权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在一票否决权的使用上便谨慎了许多。

谨慎地使用这种特权,才更凸显这种权利的可信性,世界格局内的大国博弈,不能只依靠这种举牌似的赞成与反对。

很多人疑问,一票否决权到底是什么?

在联合国宪章制定时,将在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突出的大国,定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建立伊始,便设立了5个理事国,并持续至今。

为了保持大国一致的目的,也为了避免针对地域性的利益不一致,而出现集体反对的情况,宪章制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即在非程序问题讨论的投票中,如果有一个常任理事国反对,那么这个提议就被视为无效。

这个原则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在遏制大国区域内霸权主义的扩张上效果显著。

二战过后,作为胜利国之一的美国和苏联,忘记了战争的伤痛,志得意满,都觉得世界应该向他们学习,应该在他们的领导下进步。

美国甚至认为他们的民主政体是全世界最好的,而苏联的斯大林觉得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和稳固性的。

两个国家政治走向的分歧,在那个时期越发激烈。

二战后,英国国力受到重创,无力支援他的附属国希腊和土耳其,于是想将负担转让美国。

美国将其视为统领世界的契机,于是杜鲁门提出向希腊和土耳其两国进行4亿美元的援助,并提出了自由和极权的政治论调。

后续,马歇尔又推出东欧复兴计划的经济入侵政策。

美国的一系列行径,都是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对社会主义的压制,也彻底拉响了美苏两国冷战的号角。

所以那个时期,也是否决权使用泛滥的时期,虽然过多的使用,让否决权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但却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原则的有效性,即使在两大国针锋相对的时期,在势力扩张和各种软硬入侵的背景下,这两个都以世界第一自居的大国,也没弄出什么大篓子。

不约而同的反对票

五常国肯定不是随便选出来的,二战中的战果也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出于国际角色的考虑,各方势力要处于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起到制衡的作用。

但在联合国创办至今,却有几次表决,五常国的态度惊人地一致,虽然常任理事国只有5位,但是让他们的意见统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几次呢?

第一次五常国意见一致,是针对否决权的提议,五常国集体投了反对票。

上面说到,否决权的权利是为了抑制美苏冷战时期的激烈冲突,那么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有很多国家觉得这个否决权的原则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几十个国家联合起来,提出在联合国法案中废除否决权。

毫无疑问,被五常国直接拒绝了。

从表面上看,否决权给五常国带来很直接的权利和利益,但是从世界格局立场来看,其中却蕴含着很深的纵横论的政治哲学。

牵扯甚深的五常大国,深谙其中道理,不管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是世界的稳定性考虑,这个提案都不会通过。

第二次被五常全票否定的议案,比取消一票否决更简单直接,土耳其提议取消五常国的设置。

这个提议可谓是鸡窝里掏鸡蛋,伤到了五常国的心坎里,没提刀上阵那已经是保持形象了。

可想而知,这个提议被五常国直接pass掉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土耳其是不是智商有问题,这么直接地动五常国的奶酪,不仅提案不会被通过,可能还会被穿小鞋。

其实,这一举动,很直接地表明了其他成员国的想法。

土耳其的提议,肯定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很多成员国共同的愿望,即使在议会上无法通过,但是起码他们的态度已经反馈上去了。

就像上面提到的,印度提议取消中国的否决权,他想做的并不是真正地取消中国的否决权,他明知道这不可能却坚持做,是给我们一个态度,那就是他明目张胆地反对,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土耳其代表的利益也是同样的目的,这个议案看似愚蠢,但是想表达的态度却不只是这么简单。

这说明联合国的成员们,有很多对五常国的“只手遮天”,大国特权是有很多想法的。

所以说,一票否决,某种意义上讲,和霸权主义有点像。

但从长远和大局考虑,某些小国的利益是无法兼顾的。

第三次,也是近代史上最后一次五常国集体否决,是关于取消核武器的提案。

很多人在想,核武器这样毫无人性的暴力武器,为什么要赞同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取消不是更好么?

核武器被制造出来确实是反人类的,但是对于他的存在,却不能轻易抹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很大原因是美国向日本使用了核武器。

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至今仍有影响。

那么核武器的存在只是惨绝人寰的悲剧么?也不然,因为人民看到了他的强大,知道他的威力和残忍,所以这种敬畏之心下,反而能够维系和平。

核武器的存在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震慑。

没有一场战争的目的是两败俱伤。

废除核武器的提案,使联合国的成员异常团结,150个成员国共同参与提出。

当然,五常国也表现得空前团结,因为世界上只有五常国能够合法使用核武器。

其他国家私自研制核武器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被制裁。

这也直接导致了,其他成员国的不满,很明显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五常国为什么就被允许使用核武器呢?

核武器的杀伤性很强,如果没有制约,势必会造成全球性的灾难,而大国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是对其他国家的约束和威慑。

在这种强压下还有像某国一样,光脚不怕穿鞋的角色,管也管不了,管急了可能真就扔出去个什么,然后回头说自己技术不好发射失误之类的借口。

所以越发达越强盛的国家,对核武器的使用就会越慎重。这也是赋予五常国合法使用核武器的一方面考虑。

……

二战之后,在世界各国的努力下,全球的和平事业还是进展很大的,大范围的战争很少发生。

联合国的成立,也是各国痛定思痛下的集体智慧。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有主心骨,有领头人,更何况是世界范围内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五常国的设立是必要的,地位也是无可动摇的。

现在的联合国内部很多国家,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会联合其他国家,组成五常国下的小团体。

但只要不是十分切身的尖锐化的矛盾,五常国对否决权的使用都还是十分慎重。

一方面是为了否决权的公信度,再一方面就是真正涉及利益的事情,也未必会拿到联合国的桌面上来谈,毕竟利益的走向可能会被直接掐死。

而受儒学几千年熏陶的我国,对否决权的使用更是慎之又慎,在维护和平衡各国极端主义扩张和矛盾激化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真正表现出了大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格局和姿态。

虽然五常国手握否决权,但却不是所有的议事都适用,毕竟联合国的议事机制是多样和复杂的,否决权只是一定情景下的使用原则。

只是在成立初期,特定时代背景下彰显得过于夸大,也让人们理解上产生了一些偏差。

不管怎么说,五常国意见罕见一致,肯定是触犯到了五常国本身的利益,联手投了5票否决,150国提议变为废纸。

这些提议的否决,看似霸道,但细究起来,如果真的是罔顾世界人民的利益而强制否决,也是不可能,毕竟对事态的把控,五常国不会同样向恶。

参考资料:

大理大学报《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2022年3月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联合国的议事机制”解读》2012年第5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美苏“冷战”的起源》2011年2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学过历史的人都背过中国年代顺序表吧,一句“唐宋元明清”道尽中国最负盛名的年代,同样也是中国记载最详细...
原创 周... 1937年4月26日, 11名烈士的遗体被送回延安 ,一场悲壮的追悼会在延安举办。周总理在会场潸然落...
原创 清... 何为花翎?我们看清宫剧的时候应该会发现,在一些品级比较高的重臣官帽下面,会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那...
原创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度的王朝,原本大禹传位于威望极高的伯益,但是大禹的儿子启非常的有才能,而...
原创 从... 君子或小人,是以道德为标准来评价人物的,刘备是一个政治人物,你用道德标准来评价,是不合适的。 所有的...
原创 他... 杨家将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爱好和平的国人,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杨家那前仆后继、敢于奉献、忠心报...
《三国志·战棋版》PK赛季-方... 哈喽大家好啊,在赛季剧本第四章会解锁的第二个外传:于吉求雨,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关卡怎么打。 基...
河南淮滨:村史馆里看变迁 “这些照片是我们村子的宝贵记忆,是那段艰难岁月中的见证,我们不能忘记。”10月31日,在河南省淮滨县...
原创 中... 众所周知,国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以及中央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国度的位置会决定...
彼时彼刻,那些穿越荒野坟场的「... “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之中,他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