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为啥不迁都西安?如果这么做,是否可以避免签订不平等条约
创始人
2025-06-27 08:32:19
0

为啥洋人的舰队一到渤海湾或者天津港,慈禧太后就觉得头疼,并且选择签订不平等条约?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地方距离京城太近了!

一旦洋人稍微动点儿邪念,杀入京城,那清朝就可以提前唱哀悼曲了。那么为啥清朝不选择迁都呢?至少有两个绝佳的地方可以供他们选择,一就是河北承德,二则是陕西西安。

河北承德有避暑山庄,这里是清朝的皇家避暑胜地。一般来说,清朝皇帝每年都要来这里一百来天,一边避暑一边处理政务。这里的硬件条件是齐全的,完全可以作为陪都,英法联军入侵京城的时候,咸丰皇帝就曾经逃到承德,再也没能回来。陕西西安也有古城墙,而且保存完整。至于宫殿等硬件设施,的确没有京城那么豪华,但勉强还能够用。而且这里是十三朝古都,自带帝王IP。最关键的一点,这里远离沿海,清政府迁徙到这里,完全可以躲避洋人的军舰。

相比较而言,这两个地方,西安更加适合作为迁都的备选方案。自带帝王气,又有不错的硬件条件,而且可以避免和洋人的坚船利炮正面冲突。所以说,清朝如果迁都到西安,说不定可以少签不少不平等条约。

要知道,一切列强都是纸老虎,只要朝廷在,前线即使打不赢,也可以跟他们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一般来说,普通列强是熬不住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迁都到西安,那大概率是可以避免那么多屈辱史的。当然了,除非一直面对英法联军这种强大的列强。

简单来说,类似日本这种角色,是很难跟清朝耗下去的。甲午战争结束的时候,其实日本国内早就为了战争掏空了,所以说只需要清朝再坚持一段时间,日本说不定自己就垮了。

既然迁都西安这么好,为啥慈禧太后就没考虑过这件事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慈禧太后舍不得京城的那些硬件设施。

说实话,如果放弃京城,不光慈禧不会答应,那些王公大臣们也绝对不可能答应。为啥?因为他们的不动产可都在京城呢!

换句话说,他们买的四合院、小别墅、酒楼茶馆等等,全都在京城。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一旦迁都,这些东西随时有遭到毁灭的危险。就算不被毁灭,也有贬值的风险。都城都不在这儿了,还有啥投资价值呢?

慈禧太后舍不得的东西那就更多了,她们住了那么多年的紫禁城,这是带不走的吧?辛辛苦苦,历经几代帝王打造起来的圆明园,是不是也带不走?花了2000万两银子打造起来准备养老的颐和园是不是还是带不走?

慈禧明白清朝当时的财政状况,从朝廷里面抠出这么多钱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要换个地方重新建都,再想建造出这么多新奇的建筑物来,恐怕是不可能了,至少慈禧本人是看不到了。

所以说,慈禧和王公大臣们,压根就舍不得这些不动产。从守财奴的角度来说,很难做到两袖清风。

第二,住习惯了,换个地方未必就舒服。

这还是真的,别忘了,慈禧太后可是真正到过西安的。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带着光绪一路小跑,过了一段她这辈子没经历过的苦。

到了西安以后,其实慈禧也考虑过迁都的事情,但是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啧啧啧,老太后连连摇头。为啥?因为住不习惯。

老人家就是这样,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房子,天生就有一种留恋。慈禧太后也是个凡人,所以这点留恋她还是有的。

水土不服,不仅仅是气候、地理位置的问题,更是一种心态上的不舒适。除了慈禧以外,那些一起逃难过来的人,也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第三,还是要点脸面的。

如果是因为都城住不下了,或者过于堵车,那还能理解,迁都是为了缓解各方面的民生压力。可是如果是因为害怕被人家侵略而迁都,这未免就有点儿没脸面了。

清朝对华夏的统治,毕竟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固。尤其是到了清朝后期,南方的汉族大臣们,逐渐掌握了军权,其实清朝的统治能力就更差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清朝因为害怕列强,而选择贸然迁都的话,会不会动摇国家根本?这谁也说不清楚。

当初慈禧太后向11国列强宣战的时候,南方各大督抚们,可是宣布概不奉诏的!甚至发起了东南互保的政策,打算让李鸿章担任总统。

由此可见,如果慈禧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都城,不光面子上挂不住,而且还会动摇国之根本。这笔账慈禧要好好算算。

第四,慈禧对清朝的军队没有信心。

不光她没有信心,当时面对列强,谁都没有信心。这可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是火器上的差距。其实清朝的火器压根就不输给列强,因为已经大量引进了洋枪洋炮。

可是为啥还是总打败仗呢?这就是军队训练上的差距。清朝的军队,过去主要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分别有20万和60万人左右。

问题是,这些部队基本都是世袭的,老子干什么,儿子就干什么。时间长了,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大家都把当兵当成了铁饭碗。真正到了战场上,一下子就被打光了。

列强的部队,数百年来,长期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一直在打仗,所以战斗力十分强大。这种差距,一时半会儿是真的没法拉平。

如果慈禧把都城迁徙到西安,再选择和列强硬杠到底,会不会出现东边的半壁江山都被列强占领的危险?东南沿海可是清朝的赋税重地,而且海关关税也在沿海地区,这是清朝的重要收入来源。慈禧太后会舍得放弃这边赋税重地?

总结:签订不平等条约,总比灭亡要强。

说实话,慈禧当时压根就没想那么多,她只希望维持清朝的统治,用不平等条约换取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列强也乐得扶持这么一个傀儡政权在。

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后受苦的,反正是清朝的老百姓。她慈禧又不用亲自下地干活。《辛丑条约》里,需要向各国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按照清朝贵族们的口吻来说,不过是大清国人均一两而已。再怎么赔款,也动不到他们自己的钱袋子。

所以与其迁都导致统治不保或者半壁江山的丢失,倒不如签订不平等条约,让老百姓们没日没夜地干活还钱,她慈禧照样可以每顿饭100多道菜。

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学过历史的人都背过中国年代顺序表吧,一句“唐宋元明清”道尽中国最负盛名的年代,同样也是中国记载最详细...
原创 周... 1937年4月26日, 11名烈士的遗体被送回延安 ,一场悲壮的追悼会在延安举办。周总理在会场潸然落...
原创 清... 何为花翎?我们看清宫剧的时候应该会发现,在一些品级比较高的重臣官帽下面,会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那...
原创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度的王朝,原本大禹传位于威望极高的伯益,但是大禹的儿子启非常的有才能,而...
原创 从... 君子或小人,是以道德为标准来评价人物的,刘备是一个政治人物,你用道德标准来评价,是不合适的。 所有的...
原创 他... 杨家将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爱好和平的国人,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杨家那前仆后继、敢于奉献、忠心报...
《三国志·战棋版》PK赛季-方... 哈喽大家好啊,在赛季剧本第四章会解锁的第二个外传:于吉求雨,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关卡怎么打。 基...
河南淮滨:村史馆里看变迁 “这些照片是我们村子的宝贵记忆,是那段艰难岁月中的见证,我们不能忘记。”10月31日,在河南省淮滨县...
原创 中... 众所周知,国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以及中央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国度的位置会决定...
彼时彼刻,那些穿越荒野坟场的「... “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之中,他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