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欧阳修和儿媳不伦之恋,宋神宗大怒,结果出人意料
创始人
2025-06-27 03:03:52
0

1067年,61岁的欧阳修和儿媳被传不伦之恋,宋神宗大怒,下令彻查。结局,却出人意料。

一天早朝上,谏官蒋之奇直接参了欧阳修一本,还是个黑料,指责他和儿媳“帷薄bo不修”。

这是啥意思?

在古代,称帐幔为帷,竹帘为薄,以帷薄分隔内外。此时用来隐喻,欧阳修和儿媳有染。

这句话一出,宋神宗愣住了。朝堂之上的老臣,窃窃私语。

有人说,“这老头,真会玩儿。早些年和外甥女,现在和儿媳,简直了。”

另一个人搭话,“啥,和外甥女也有关系?”

这个就牵涉到一个旧闻了。那是1049年发生的事儿,欧阳修那会儿39岁。

他的外甥女儿嫁给他的堂侄,却又和下人私通被抓。情急之下,为了脱罪,就说和欧阳修有不伦之恋。

当时欧阳修的对头,拿这个子虚乌有的事,大做文章,搞得他灰头土脸。

虽然后来查明是被外甥女诬告,可是人言可畏,也让他有一阵日子,抬不起头。

谁料,这过去20多年,居然又被谏官蒋士奇给直接参了一本。

这个消息太劲爆了,很快传的沸沸扬扬。

当天上朝时,欧阳修有事请假了。等他知道的时候,别人已经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了。

这可把欧阳修给气坏了,他这么大一个文豪,被人两次泼脏水。他不要面子吗?以后怎么见人?

于是,连夜洋洋洒洒,写了一份奏折,向宋神宗表决心。咱们摘抄一段来看看。

“之奇所诬臣者,乃是非人所为之大恶,人神共怒,必杀无赦之罪。传闻中外,骇听四方”

这段话的核心就是,蒋之奇给我身上泼脏水,这等奇耻大辱,我不活了。

宋神宗很头大,真的头大。他刚登基不久,大文豪欧阳修就整出这种幺蛾子,让朝堂很没脸面。如果不是他一直压着火儿,估计欧阳修都被他砍了800回了。

该咋办呢?这个事儿,不能那么武断。宋神宗想了一宿,决定分两步棋走,一暗一明。

暗棋,他找来了心腹,天章阁的孙思恭,让他查一查,到底欧阳修有没有做这件事?

孙思恭在这方面是一把好手,能够查到很多蛛丝马迹。这样,就不会冤枉欧阳修。

明棋,他把蒋之奇叫到宫中。你说,他做了这件丑事,那证据呢?不能是空口无凭,随便一说吧?

没想到,蒋之奇还真的没有证据。问来问去,交了实底儿,是听御史彭思永说的。

于是就又把彭思永叫了过来,问其中缘由。没想到彭思永的答案,他也是道听途说的。

宋神宗一瞬间就不开心了,大宋朝的朝堂都这么烂了?你们判定别人的对错,就凭一句“道听途说”?

到了这里,宋神宗基本可以确定,欧阳修又被人泼了脏水。可是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就在这时,孙思恭入宫禀告,这个事件来龙去脉已经弄清楚了,简直是毁人三观啊。

欧阳修的小舅子薛良孺,曾经举荐他人为官。没想到后来那个人犯了事儿,薛良孺就被牵连入狱了。

宋神宗登基时,大赦天下,薛良孺赶上了。可是偏偏欧阳修是个榆木疙瘩,向皇上上书,“万万不可因为臣的原因,放过薛良孺,让他继续改造吧。”

这一句,可把薛良孺给坑毁了。于是,他为了报复,就编了欧阳修和儿媳妇的段子,满世界地给他传播,演绎了很多版本。

彭思永和蒋之奇两个人,和欧阳修不是一个阵营,本就想找由头打击他。现在抓住这个事儿,那还不大做文章。

到这里,这个事情陆慕了。该被贬官的贬官,该入狱的入狱。但是这些,都无法弥补欧阳修内心的伤痛。

他累了,就上书宋神宗,辞职不干了。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不去面对那些人背后对他的指指点点。

都说能够毁掉一个人的,就是毁掉对方的名誉。

这句话,在文人身上尤为重要。文人大多自命清高,修身养性都怕来不及,再传出来和儿媳妇有染,那不得道心都得崩溃了啊。

也许,夜深人静的时候,欧阳修也会想一想,为啥这些糟心的事儿,都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先银经典点说《文字起源》商朝的甲骨文的历史意义,精选6条 一、商朝的甲骨文的历史意义? ①文字,是...
原创 纳... 文|杨秀美 编辑|杨秀美 前言 纳兰明珠,历史上一直被贴上“奸臣”的标签,但你知道他不仅活得风光,还...
原创 李... 大唐名将秦琼卧病在床12年,李世民从不探望,只派御医诊治,可御医刚走,秦琼就悄悄吩咐儿子:要是不想死...
原创 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在众多汉字中,“赢嬴羸蠃”这四个字虽...
原创 宋... 作者:陈二虎 一、太监童贯遇到忽悠的马植 《水浒传》中宋江一伙招安后就是征大辽,那真叫扬眉吐气,把...
赵高把军权交给王离,有3个原因... 王离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说到他的爷爷大家就都认识,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翦。王翦家族三代都是秦将...
原创 没... 在讨论满清历史时,皇太极的名字往往被忽视,然而他的统治时期却是清朝集权发展的重要基础。历史的波澜壮阔...
原创 朱... 朱元璋,历史上最为生猛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乞丐、和尚到牛倌,朱元璋经历了一系列波折,...
我们为什么要永远铭记今天? 公祭 国之礼也 2014年 我国以立法形式 将“12·13”设立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之...
讲好江苏大地红色故事 新四军老战士丁位西发言 12月11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新华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