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想除掉徐茂公?源于猜忌,或是另有隐情?
创始人
2024-11-01 04:04:11
0

原标题:李世民为何想除掉徐茂公?源于猜忌,或是另有隐情?

自古君王多猜忌,但凡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都会免不了变得疑心重重。有些皇帝是对自己不自信,生怕大臣的能力盖过自己而威胁到皇帝的名声和地位;还有些皇帝是因为身边小人太多,总是会不停地吹耳边风,说多了皇帝也开始半信半疑;还有些皇帝是胆子小,怕身边的人觊觎皇帝的宝座,怕他们造反让自己成为亡国之君。就连唐太宗这样伟大的皇帝都会对自己身边的人有所怀疑,比如他曾猜忌过跟他出生入死的徐茂公,甚至还差点杀了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大唐鼎盛的局面,在历史上留下了伟大的功绩,是后人称颂至今的好皇帝。而这么一位皇帝,也有糊涂的时候,面对忠心耿耿的臣子,也免不得受人挑拨怀疑他们的衷心。怪不得人人都说伴君如伴虎,就算是立下过赫赫战功,并没有犯下过错误的人,也会平白无故招来皇帝的怀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旦成为了皇帝怀疑的目标,那势必会招来杀身之祸。

李世民有着超凡的军事才能,正是因为他四处征战,才为大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期间,李世民结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其中就有徐茂公。徐茂公本是瓦岗寨的领导人之一,他先后效忠过李密、翟让、单雄信等人,最终被李世民收服。

当时的瓦岗寨在几轮权力争夺之后,实力大挫,根本打不过李世民,而敢反抗的都被李世民杀了,在领导人之中只留下了徐茂公,他对瓦岗寨的兄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才让他们快速归顺到了李世民的麾下。从此李世民的军队实力大增,成为了当时最强的势力,李渊才得以当上皇帝。

如此看来,李世民和徐茂公经历过不少的战斗,应该有着深厚的情谊,而且徐茂公身为开国功臣,也应该受到极大的信任。那为什么李世民后期会对徐茂公起了杀心呢?这其实就是皇帝的疑心病在作祟,很多忠臣就是这样被逼迫死的,但幸好徐茂公有贵人相助,才最终逃掉了一劫。

原来当时李世民听信了长孙无忌的话,说徐茂公可能对太子有所不服,到时太子的威严和地位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最好尽早将他铲除。李世民也知道太子无能,但也不想贸然处置徐茂公,于是找了李靖来商量,幸好如此,不然徐茂公可就冤死了。

李靖为人公正,他并不认为徐茂公有造反的心思,反而是个大忠臣。想要解决他对太子不服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先将徐茂公调离京城,等太子继位之后再将其调回,那徐茂公就会对太子心存感激,从而衷心辅佐。李世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但是也怕会出现万一,于是便跟太子说万一徐茂公并没有感恩太子,而是对其心存怨恨,那就直接将其杀死,幸好徐茂公确实忠义,才逃过了一死。

虽说李世民的行为是为了给太子铺好前路,帮他铲平登位之路的荆棘,但他怀疑臣子的行为确实让人心寒。相较于皇权而言,任何情感都不堪一击,这便是君王的无情之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强国的存在,因此在国力强盛之时中国...
原创 咸... 世人皆知慈禧,却鲜少闻慈安。 世人皆恨慈禧独断专行,却少知慈安为慈禧所忌惮。 慈安与慈禧,她们同年选...
原创 清... ——【·前言·】——» 在古代,人口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各个朝代...
原创 民... 兵荒马乱事事乱,民国时期,没有几个人能高枕无忧。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小事”,但看到结局后,你多少会有一...
原创 如...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贪官,想必非和珅莫属。这位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清正廉明的官员...
原创 和... 和珅,这位满族官员可真不简单,横跨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时代,竟然在朝廷里混了整整30年!他用各种办法捞...
乾隆去世后被儿子嘉庆上庙号为高...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在养心殿去世,乾隆去世当夜,他的...
原创 民... 1958年的某一天,一个乞丐在路上颤颤巍巍,他已经多日未进食,这时候别说是大白馒头了,就是剩饭剩菜就...
原创 清... 清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
原创 民... 民国之乱,土匪就是一大特色。今天说两个老百姓的真实回忆,看看那个时代普通人生存的艰难。 胡腾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