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朝的大将军周亚夫,吃肉要双筷子,汉景帝刘启为什么起了杀心?
创始人
2025-06-25 20:32:29
0

汉景帝召已经辞职赋闲的周亚夫前来,请他吃饭。然而,盘子里只有一块大猪肉,没有被切开,又没有筷子。

周亚夫不爽,回头让侍者取筷子来。汉景帝看着周亚夫笑:这些不能满足您吗?

周亚夫大惊,免冠谢罪。汉景帝让他起来。周亚夫起身后,回头就走了!看着周亚夫远去的背影,汉景帝说了句杀气腾腾的话:看他怏怏不乐的样子,将来可不会做少主的臣子呀!

像周亚夫这种级别的人物,一旦被判定“非少主臣也”,实际上就是上了即将被除掉的“黑名单”。

当年,如果不是周亚夫,景帝恐怕平不了七国之乱,甚至,他可能已经被那些诸侯王所俘了吧!如今,就因为要一双筷子,就要上“黑名单”吗?

当然不是!从他平定七国之乱开始,周亚夫就开始了向“黑名单”进军的“旅程”。

胜利下的“雷”:窦太后

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

周亚夫临危受命,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仅仅三个月,就平定了规模巨大的叛乱,居功至伟。功劳虽大,但毕竟整个平定叛乱的时间不长,因没有长时间统领大军,所以周亚夫虽功高,但不至震主。因此,景帝不但没有必要铲除他,还对他十分亲近。

然而,此时的周亚夫或许不知道:他已经很危险!首先,窦太后和梁王刘武,都想要除掉他!七国之乱时,吴楚联军猛攻梁国。梁王再三请求增援,周亚夫都不为所动;汉景帝下诏让他救援,他依然不为所动!

周亚夫这么做,是从战争全局角度考虑而做出的决定:梁国守得住!汉军应该先断敌粮道,疲敌弱敌后再与敌决战!

事实也证明:周亚夫的决策是正确的。

然而,梁王却因此怀恨在心,屡屡向母亲窦太后“投诉”。梁王刘武,是窦太后最喜欢的儿子,受此影响,窦太后也深恨周亚夫,屡屡向景帝诽谤周亚夫。另一个“雷”,就是汉景帝自己。此时,景帝虽孝顺太后,但也对太后偏爱梁王不满,所以也没有理会梁王发起的这些诽谤。

当然,一旦景帝将来先太后一步而走,那就不能不考虑太后与周亚夫的紧张关系了!然而,与即将发生的,更深层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相比,梁王的那些诽谤根本不算什么!

景帝的安排

七国之乱之所以会发生,还不就是因为天子要加强中央集权?

景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动作,当然不会因为七国之乱的平定而停止!

周亚夫,替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然而,接下来,他自己,也成了景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对象!七国之乱平定后一年多,丞相陶青因病退职。

景帝遂升周亚夫为丞相。景帝的安排,意思很明显。

1、周亚夫不再担任太尉,交出军权,大家都安心!

2、周亚夫这个武人担任丞相,利于景帝加强集权!

汉初时,相权很重。萧何、曹参、陈平等人,都是有作为之人。然而,景帝不喜欢有作为的丞相。他登基之初,名相申屠嘉,因为反对景帝亲信的晁错,愤愤而死。此后,景帝、武帝时期的丞相,大多是世袭的列侯,庸碌无为,只是唯唯诺诺听天子指示罢了。

景帝以周亚夫为丞相,自然也是这么期待的:你周亚夫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你一介武夫,不懂政治,以后就唯唯诺诺配合我工作就好了!然而,周亚夫虽是一介武夫,但又岂是唯唯诺诺之人?既不愿唯唯诺诺,又确实不通微妙的权力关系,周亚夫的悲剧开始了。

废太子事:得罪整个皇室

周亚夫做丞相之初,景帝对他还是很亲信的。然而,接下来发生废天子之事。

景帝要废掉太子刘荣,另立刘彻为太子。周亚夫坚决反对,但景帝不但还是废了刘荣,还从此与周亚夫疏远了。景帝疏远周亚夫,很容易理解。景帝需要的,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丞相。当初亲信你周亚夫,也是认为你周亚夫可以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丞相。

然而,在废立太子这样的问题上,你丞相与天子唱反调,当然是让景帝失望的!当然,周亚夫得罪的可不只是景帝一人!你反对另立太子,当然会得罪信任皇后,也得罪了支持王皇后,宫中影响力极大的长公主(景帝的姐姐)!

算上原本就对周亚夫恨之入骨的窦太后、梁王···

汉景帝本人,汉景帝的妈妈、妻子、姐姐、弟弟···

周亚夫,已经把景帝一家人全部得罪了!

然而,周亚夫对景帝一家人的“得罪”,才刚刚开始!

再次得罪景帝一家

窦太后觉得,新任皇后的家人没有几个亲戚,就想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景帝一开始不同意,但说不过母亲,就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议。

这个时候,如果周亚夫“懂”一些人情世故,顺水推舟答应了,那或许是能修复与窦太后、王皇后关系的。

然而,周亚夫坚持原则:当年高祖有言,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大功者不得封侯!高皇帝都被搬出来了,不管是景帝还是太后恐怕都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如此,窦太后、王皇后,更恨周亚夫了。景帝呢?应该更是如此!

原本,景帝是不赞成封王信为侯的,你周亚夫反对,可能正好遂了景帝的意。然而,你搬出高皇帝来说事,这可是对皇权的限制呀!景帝要的,是绝对权威,周亚夫拿着“白马之盟”来限制自己,是景帝绝对不能接受的!

很快,景帝与“白马之盟”进行了一次摊牌!

这次摊牌,使周亚夫的政治生涯嘎然而止!

摊牌

前147年,匈奴将军等五人来投。为了鼓励匈奴人投汉,景帝决定封五人为侯!

周亚夫当然反对:这些背叛主子的贼人被陛下封为侯,那以后拿什么来打击不近人节的家伙呢?

非常奇怪的事情是:为什么这一此,周亚夫没有搬出“白马之盟”呢?可能是周亚夫觉得这些人还不配拿“白马之盟”来否决,也可能是周亚夫搬了但史书没有记载。无论如何,景帝这次的回应非常干脆:丞相议不可用!懒得和你叽叽歪歪!

于是,景帝还是封了五人为列侯!

景帝的做法,事实上是亲手打破了“白马之盟”的限制!周亚夫非常愤怒,他称病不朝,并且提出辞职!

辞就辞吧!景帝批准!

不可调和的矛盾

周亚夫辞职了,但他与景帝的深层矛盾并没有随之而去!

周亚夫与窦太后、王皇后、梁王、长公主,算是私人恩怨。除此之外,周亚夫与汉景帝之间并没有私人恩怨,他们之间是深层的利益冲突!周亚夫与汉景帝的几次冲突,都发生在封侯一事上,也就是在对“白马之盟”的态度上。

“白马之盟”,是汉初时,刘邦与众功臣共同的誓言。

“非刘姓不得为王”,是要功臣发誓维护皇家特权;“非有大功不得封侯”,是天子发誓要维护功臣特权。所以,“白马之盟”的本质,就是天子与功臣共治天下!

然而,此时的景帝,已不再愿意与人“共治”了!他要说一不二,不想受到任何约束,即便是高皇帝的教导,也不可以限制他!

周亚夫,是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他父亲周勃就是开国功臣、诛吕功臣,他周亚夫是平叛功臣,周家可为当时第一功臣!即便周亚夫已经不是丞相了,甚至赋闲在家了,他第一功臣的身份依然存在,他的影响力就依然存在!

如果周亚夫带头支持景帝的意思,那么,这场角逐就此结束了!但如果周亚夫带头反对景帝的这一态度,那么,周亚夫就是第一个要干掉的绊脚石!

景帝在,尚可掌控局面。

景帝如果不在了呢?当时的刘彻还年幼,早期实际掌权者必是窦太后、王后等“太后系”人物。

考虑到周亚夫与窦太后等人恶劣的关系,再考虑到周亚夫的政治立场和个人影响力,周亚夫都是一个危险分子!

最后的试探

请周亚夫吃饭,其实就是一次最后的试探。

”餐盘“的问题,当然是景帝特意安排的一次考验!

景帝希望周亚夫“成熟”起来,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只知忠心耿耿为皇家效力,没有那么多所谓个人“原则”的人。

没有筷子?没有就没有!那是天子的安排!你老老实实看着办,不要那么多名堂!

然而,周亚夫还是做不到!

或许,景帝叫周亚夫起身,还有一番话要“告诫”周亚夫,最后再争取争取。然而,周亚夫一点颜面也不给,扭头就走,根本不给天子“讲道路”的机会!对景帝如此,将来对少主,对窦太后、王太后又会怎么样呢?

周亚夫,不能留了!

授人以柄,受辱而死

天子已经起了杀心,周亚夫命悬一线。

然而,这个时候,周亚夫父子还是大大咧咧,授人以柄!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年纪大了,遂准备了五百具甲胄,准备将来作为周亚夫的陪葬品。私藏甲胄,是重罪!

这个时候干这样的事情,授人以柄!结果,汉景帝派人质问周亚夫。

周亚夫哪里愿意受刀笔吏的气,绝食而死周亚夫,没有很强政治能力,但是,他有自己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他的原则与立场,与汉景帝不同,二人到底是要分道扬镳的。分道扬镳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周亚夫所秉持的原则立场,是高皇帝的“祖训”,是一个危险的政治武器!

景帝如果去世了,少主年幼,掌权的窦太后、王太后等人与周亚夫都相互仇恨!

周亚夫,手里拿着危险的政治武器,胸中有着强大的军事才能,而如果景帝去世,周亚夫又与新一代的掌权者水火不容,这是何等的危险?

景帝希望周亚夫能够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因为只有如此,周亚夫才可能与新一代领导班子有共容的空间。

然而,周亚夫至死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为了杜绝后患,景帝连亲儿子刘荣都亳不犹豫的弄死,何况周亚夫呢?

周亚夫,已是景帝必欲除之后快的人物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田会议会址 古田会议会址,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原为廖氏宗祠,又...
原创 清... 导语: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而皇权制度下也渐渐地衍生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
《三国志8 REMAKE》评测... 光荣特库摩的《 三国志》系列历史策略 模拟游戏已经走过了14代,并形成了君主扮演和武将扮演两大玩法分...
原创 张... 雍正一朝,张廷玉可谓红极一时,他兼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吏部尚书等要职于一身,死后还得以配享太庙。...
原创 河... 他在革命年代身先士卒,做英雄,到了和平年代,甘于寂寞,做平凡人。隐姓埋名几十年,把自己当作最普通的一...
原创 国... 老覃在昨天写了《 1946年,毛主席要陈赓独斗两战区司令,陈赓直呼:不是冤家不聚头 》一文,讲的是解...
原创 唐... 唐初故事:擒渠歼敌耀武东都,郑夏两国地尽归唐 窦建德妻曹氏也随军到此,上前相迎,见窦建德面有愠色,...
原创 明... 1629年是中国农历的己巳年,在这年十月,后金的皇太极亲率大军,绕过宁远、锦州一线,从龙井关、洪山口...
原创 武... 李世民是唐朝的一个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正是因为李世民在朝政方面的辛勤和虚...
原创 历... 第二部分:关于匈奴人的一些说法 作为今人,我们应该看到,地理环境的不同,会造就文化、民俗的不同,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