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将多反是坏事?举北宋全国之力,雍熙之战准备充分却失败的原因
创始人
2025-06-24 17:32:30
0

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在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燕云16州"而发动北伐。举国上下的精兵强将倾巢出动,浩浩荡荡的20万大军一路高歌猛进,虽然一开始屡次获胜,但最终却落得惨败的下场,宋军北伐之行到底为何会惨败呢?

为收复燕云16州,精心准备,择机而动,宣告失败

想要找出雍熙北伐失败的原因,我们需要先简单地了解一下雍熙北伐的战争背景。

后唐时期一个名为石敬唐的节度使勾结契丹,以割让燕云16州为条件换取契丹扶持他登基称帝,燕云16州自被割让给契丹后,在北宋之前还没有中原政权将燕云16州夺回。

后晋高祖石敬唐画像

因为燕云的战略意义——中原地区在北方的天然屏障,所以石敬唐割地的行为给当时中原地区的北宋政权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威胁,为了解除这种受威胁的局面,可以说收复"燕云16州"是势在必行之事。

在太平兴国五年十一月(980年),宋太宗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在宣告失败之后,北宋很快就进入了第2次北伐的准备状态。

燕云16州地图

宋太宗认真总结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教训,而且还与其臣子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才确定了"雍熙北伐"的战略。在这几年间,北宋在边境地区屯兵聚粮加固城防,又疏通河道整顿漕运,宋太宗本人也勤于朝政,积极宣传要发起战争之事,举国上下都积极备战了好几年,似乎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在太平兴国七年九月二十四日(982年10月13日),35岁的耶律贤在大同焦山行宫病逝,由他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耶律隆绪的母亲萧太后摄政,当时萧绰萧太后刚刚30岁,耶律隆绪也只有11岁。

辽国蜡像

在辽朝统合元年,改国号为大契丹,当时在西南的党项十五部趁机反叛攻击边境,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东边的女真各部落也蠢蠢欲动。宋太宗一看"大契丹"的局势可是高兴坏了,这不是东风来了吗?

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精心准备又发现了"大契丹正是国力虚弱的好时机",宋太宗便正式发起了雍熙北伐,但却以失败而告终。我认为雍熙北伐最终失败,其实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北宋对唐末常出现的局面矫枉过正,二是宋太宗误判了当时辽国(后来萧太后改国号后称大契丹)的局势,三是"将星云集"导致无人统筹战略。

影视剧《燕云台》萧太后形象

矫枉过正致军事实力偏弱

而雍熙北伐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矫枉过正致军事实力偏弱。即北宋对唐末五代十国常常出现的"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局面矫枉过正了,宋太祖为避免北宋重蹈唐朝覆辙而在军事上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措施。

在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先是用"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开国猛将的兵权。而一些地位稍低的军官职位也有他设定的标准,那就是资历较浅且容易被自己驾驭。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使得军权都归于中央,而这就导致北宋并无真正的强将。

影视剧《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形象

宋太祖不仅将兵权收归中央,更是在军事上实行"更戍法"。就是将士需常加以易置和调换,最后导致将领与士兵之间互不了解。于是将领无法做到"知人善用",士兵也做不到"誓死效忠",这就从整体上削弱了北宋军队的作战能力。

因为宋军军事实力偏弱,所以二十万宋军未必就能抵得过"大契丹"十几万人的军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场景画像

对辽国的判断停留在新君即位之初

而宋太宗误判了辽国的局势是雍熙北伐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其实辽国素来就比北宋强大,但是太宗误以为"新君即位"是辽国最虚弱的时期,但是他却没有想到攻打辽国(萧太后已改国号为大契丹)之时,大契丹却处在最鼎盛的时期,宋太宗对大契丹局势的认知就停在了新君初登基之时。

其实新君登基之后,萧太后临朝称制,她不仅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而且在耶律贤在位期间也因常常协助耶律贤而积累了治国的经验,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昔日辽国恢复了强盛的国力。

影视剧《燕云台》萧太后形象

萧太后在辽朝统合元年(宋太平兴国八年)二月一日颁布禁令开始实施宵禁,官吏军民不得无故聚众私语。

并且萧太后在掌权之后"明达治道,习知军政",朝中名臣大将云集,有室昉、耶律斜轸、耶律休哥、韩德让等人,他们都得到了萧太后的信任并委以重任。在名臣的辅佐之下,君臣同心同德,"整顿时弊,知无不言"。

萧太后京剧人物形象

萧太后还实行改革,调整各民族关系。在统和元年七月(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辽朝规定不论辽人还是汉人,大小事务都完全依照汉法裁决,因而使得燕民皆服。

当时耶律休哥全面负责幽燕(燕云16州)事务,除了边防事务外,他平傜均赋鼓励农业生产,休养生息边境大治,不仅如此,耶律休哥为了改变因为连年征战所造成幽燕(燕云16州)之地民众水深火热的处境,改变了之前主动攻宋的态势,主动与北宋友好相处。

耶律休哥画像

但是北宋完全没有看到萧太后和耶律休哥为增强国力做的举措,更是把耶律休哥主动友好相处看作是大契丹软弱的表现。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宋太宗如此错估对手的实力,自然是他大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将星云集,无人统筹战略

而雍熙北伐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将星云集"。一山还不容二虎呢,更何况有这么多将领,大家互相都不服气,以至于雍熙北伐时并没有一人可统率20万大军,所以便没有人根据战争局势去把控整体战略。

潘美画像

因为没有人根据战争局势去把控整体战略,所以这就导致了"北宋精心准备的战略成为了死战略",而且北宋还是进攻的那一方。虽然宋军在战争刚开始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但是萧太后因为军队接连失利便御驾亲征,到了燕云16州之后,就立刻就看出了宋军的战略。然后她对症下药,但是宋军中没有人根据萧太后的战略安排新的整体作战计划,这是导致雍熙北伐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萧太后巡礼形象

宋军采取的是20万大军兵分3路的战略,且东路军是以"老成持重"曹彬所带10万军队为主力,用主力军牵制耶律休哥所率主力,即以东路军为盾。而西路军由以锋锐著称的潘美带领去攻城略地,而中路军则是米信带领的一路人马,主要配合潘美一路攻城略地,即以西路军为矛。

萧太后很快了解清楚了宋军兵分3路,有矛有盾的战略,于是她采用逐个击破的方法。然后先集中精力攻打"盾",那样"矛"陷入孤立无援状态就更容易击败了,但是宋军对萧太后的打算一无所知。

曹彬画像

而萧太后攻打曹彬所率东路军时也有非常好的战术,她利用了平坦开阔的地形和骑兵之长,同时又派兵拦截东路军的粮草供应,从东路军为等粮草而撤退开始宋军就进入了萧太后的布的局,也注定了雍熙北伐的惨败结局。

虽然收复"燕云16州"对北宋有着重要的意义,北宋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因为北宋不仅军事实力弱、又错估了当时辽国的局势而且还无人统筹战略,终是落得了满盘皆输的下场。精心的准备在北宋所犯的错误面前真的是不值一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邦的16条成功法则,你具备了哪几条?你随便掌握几条,绝对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第一,抓住时机,顺势而...
原创 从... 中国人的起源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篇文章,说复旦大学的现代人类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个观点:人类的起源地是非...
原创 你... 您肯定想过那天自己要是穿越了,特别是穿越成古代皇帝,就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想干啥就能干啥。 那如果...
原创 黄...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我们国家涌现出一大批高等院校,这些高校到今天都十分有名甚至享誉世界如清华大...
勇士给库明加报价2年4000万... 北京时间2025年7月29日,多家美媒联合报道了乔纳森-库明加与勇士之间的续约分歧点。 名记Marc...
原创 他... 三国时期的刘备素有贤名,与关羽张飞桃园结拜之后,兄弟三人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当关羽被擒杀之后,刘备不惜...
原创 历... 世界如此之大,也绝不会有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很难自然地创造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连双胞胎都有不同,更...
原创 为... 引言 战争是历史中永恒的话题。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下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元曲中的秋天有多美?6首经典元... 【1】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原创 末... 1967年10月17日,一个61岁的老人因尿毒症病逝于北京。 这不是一个普通人,但却是一个一生都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