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并不代表胜利,秦王的目的已经达到
创始人
2024-11-07 15:20:44
0

原标题:蔺相如完璧归赵并不代表胜利,秦王的目的已经达到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因此佩服蔺相如的胆识与智慧,认为蔺相如这趟可以说是大胜而归,但事实并非如此,蔺相如虽带回了和氏璧却不知赵国即将迎来更大的灾难。

和氏璧是难得的美玉,被献给赵王,又被秦王惦记着。可在这战乱时期,野心勃勃的秦王真的会大费周章地去讨要一块玉?不免引人深思,这玉,怕是块敲门砖。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秦王索要和氏璧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阴谋。

当时的秦国正处于吞并其它国家的时期,虽然秦国是最强大的,但是在丘沙之乱后,赵的实力究竟如何无法得知,若这样贸然开战秦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探一探赵国的底是必要的,而和氏璧刚好能做这块敲门砖。

秦王知道这玉极好,赵王必定十分喜爱,所以故意向赵王讨要,如果他殷勤地送来,就可以得知赵国的的实力不足,那么不久秦军就要向赵国进攻了;如果赵王不给,那秦就要另做攻赵的打算了。事实也印证了以上推理,赵王给了和氏璧,然后秦国不久攻打了赵国,占领了石城。

还有一个细节,也能证明秦的目的不在和氏璧。当蔺相如拿着和氏璧要与玉具碎时,秦王又是道歉又是给蔺相如看地图划城池。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是因为秦王真正的在乎和氏璧,这应该是秦王目的仅仅只是和氏璧的体现。但我觉得事实恰恰相反,秦王不是害怕,也不是觉得和氏璧碎了可惜,而是因为他试探赵国的目的已经达成。而此时的服软却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一方面,秦已经大体知道了赵国的实力,没必要再节外生枝。如果蔺相如死在了秦国,和氏璧在秦国被毁,赵王发怒,派兵攻秦国,打秦国个措手不及可就难办了。另一方面,让蔺相如完璧归赵,赵国必定会懈怠一段时间,秦王就能在这段时间充分地做好攻打赵国的准备。事实也确实如此,赵国完全沉浸在和氏璧完整回来的喜悦中,殊不知秦国已经开始谋划攻赵了,所以才会有“拔石城”“复功赵”接连的胜利。可见秦王在政治上的探索是成功的。

虽说蔺相如也是成功的,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回到赵国后也是接连升官加职,他英勇的品质至今也被人们赞扬着,但他的成功是作为一个使者的个人成功,而不是赵国的胜利。所以个人认为,和氏璧在秦王的眼里不仅仅是一块难得的美玉,还是秦用来猜测赵国实力的工具。

在这里可以看出秦王才智过人,仅用一块玉就看出来了赵国的底子,在面对蔺相如时更能放下一国之君的架子假装屈服,迷惑赵国,拖延时间。有这样优秀的领导者,秦国在将来统一六国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虽然秦国统一天下不是秦昭襄王一人之功,但却是他采用了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也是他任用白起为将大胜四方,俘虏了周赧王,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所以说秦昭襄王对秦统一天下的贡献不比秦始皇嬴政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在明朝时期,皇室的丧葬制度是极其严格的,根据传统,无论皇后是在皇帝之前还是之后去世,都必须与皇帝合葬...
原创 一...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建议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既能方便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更有参与感...
原创 夷... 222年春,经过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选择退守白帝城,并在这里待了超过一年,直到自己的去世。作为蜀汉的...
原创 主... 1947年11月底的一个普通日子,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找到了九师师长徐国夫,告诉他即将进行新五军战役,主...
原创 世... 历史开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许多朝代的兴衰更迭背...
这些四叠字你都能认出来吗? lǐ 㸚 【音】lǐ(里) 【释义】㸚,多作人名。 zhuó 叕 【音】zhuó(卓);yǐ(已);...
文脉华章丨千年瑰宝的数字化新生 彭晓玲 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
和金缕玉衣齐名的黄肠题凑到底是... 5月20日,位于北京丰台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大葆台遗址是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八十三):食君俸禄 光绪二十六年初夏,渤海海面上,列强的战舰如密集云层般停泊在...
原创 《... 《三国志4》老玩家才懂的硬核浪漫!乱世枭雄的崛起与隐藏帝王术 锤子说游戏,经典聊不停,大家好我是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