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寇准击败辽国,为何却被宋真宗贬谪千里?全因他犯了这个忌讳
创始人
2025-06-24 15:02:40
0

有宋一朝,积贫积弱,从“驴车皇帝”赵光义,远征辽国,想要光复幽燕,结果屁股中箭,大败而归,把宋朝的开国精兵全部耗掉了。

此后,宋朝面对辽国,一直呈现守势。

宋朝的名相寇准,拉着宋真宗御驾亲征,击败辽国,签订檀渊之盟,本来是一件莫大的功绩,可是,最后寇准的结局,却出人意料。

檀渊之盟后,寇准不仅没能得到封赏,反而连宰相的位置都保不住,被贬谪千里,最后客死雷州。

贬谪千里,在宋朝是极重的刑罚了,宋朝宽待士大夫,刑不上大夫,对于科举考上来的文官,基本上很少处死,多半是贬谪他乡,让你远离权力中心,更狠一点的,就让你来回奔波,你刚刚到杭州,可能马上就让你去黄州,到了黄州,再马上让你去苏州,古代交通不便,车马颠簸,身体不好、年纪大的官员很有可能死在路上。

寇准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四处贬谪,车马劳顿,最后客死他乡。

那么,为什么寇准会落得这个下场呢?

因为寇准犯了忌讳了,他拉着宋真宗,接近于强迫式地让宋真宗到前线御驾亲征,虽然躲在后方,但是这种行为是犯忌讳的,你让君父身处险境,意欲何为?

而且檀渊之盟其实算是一个城下之盟,虽说赢了,但是只能说是打退了辽国的入侵。

那时候寇准的做法是很冒险的,如果说宋军败了,宋真宗和寇准都可能死在乱军之中,最后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整个宋朝的大溃败。

皇帝宋真宗的厌恶还不是最致命的,文臣集团的反感才真正成了寇准的催命符。

宋朝文恬武嬉,文臣的命比武将金贵,已经成了一个共识,寇准一直主战,一旦军队获得了足够的功绩,武将势力抬头的可能性太高了,这是文臣集团无法接受的。

宋朝的士大夫的势力比起皇帝也不弱多少,宋神宗想变法,甚至直接被大臣顶了句,“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被文臣集团厌弃的寇准自然保不住宰相的位置,只能黯然离去了。

宋朝积贫积弱,这些文臣,起码要占一半的原因,如果不是这群人形成了文贵武贱的风气,甚至韩琦的一个小妾都敢指着武襄公狄青的鼻子骂他“贼配军”,何来后面的靖康之耻和崖山之败?

寇准的悲剧,实际上是宋朝崇文抑武造成的悲剧的一个缩影。

你如何看寇准这件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泰国狙击手开火,中国85高机打... 2025年7月25日,泰国军队一名狙击手在泰国和柬埔寨边境前线,向柬埔寨军队射击。这名泰国狙击手使用...
《天龙八部》鸠摩智台词因少林寺... 7月27日晚,不少网友转发《天龙八部》中鸠摩智的台词截图,纷纷调侃《天龙八部》还是太全面了,称金庸通...
原创 朱... 《汉纪》记载“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刘邦出身低微,本与皇帝之位无缘,但是在秦的暴政之下刘...
原创 朱... 24岁的苏坦妹绝对是当时乱世名姝,不仅人长的美貌绝伦,更是才华横溢,她经常参加兰溪会,吟诗作赋,高谈...
原创 朱...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开国皇帝里,朱元璋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从一个乞丐,和尚,到最后建立大明王朝,其中的苦...
原创 朱... “名人效应”指的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出现时自然也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且连带着与名人相关的东西也会获得...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开国皇帝之中,是比较心狠手辣的。跟着他一起打拼,创建明朝的功臣,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原创 朱... 一、朱元璋的破局和做局 所谓:谁做得局,谁就越懂其中玄机。朱元璋从手捧乞讨碗,到坐拥大明江山,可谓是...
原创 朱...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有傲视群雄、安定天下的文才武略,尤其朱元璋作为唯一一名由南至北统一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