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陕西省长李镇华邀鲁迅去西安讲座,结论为何会令人尴尬?
创始人
2024-11-07 12:39:21
0

原标题:民国陕西省长李镇华邀鲁迅去西安讲座,结论为何会令人尴尬?

1924年,时任陕西省省长的刘镇华邀请鲁迅先生到西安去做一次讲座,恰逢鲁迅先生正打算写一部以杨贵妃故事为蓝本的长篇历史小说,因此,鲁迅先生欣然应允。那个时候从北京到西安的路还是不太好走,大概要花七天的时间,经过长途跋涉之后,鲁迅先生终于来到了西安,但是他的讲座结论却是令观众非常的尴尬,甚至在这座古城引起了轰动。鲁迅先生对这座历史名城做了一个什么结论?

他说:“看到这种古迹,好像看梅兰芳扮林黛玉,姜妙香扮贾宝玉……本来还打算到马嵬坡去,为免避看后的失望起见,终于没有去。”后来她给她的朋友山本初枝的信中这样写道:“五六年前我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去过长安,到那里一看,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原来还是凭书本摹想的好。”

鲁迅先生大概也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历史古城,由于书读得多了,对于让中华民族荣耀世界的大唐都城太过于向往,因而有着过高的期望,希望能一睹大唐者日的风采,但终于还是失望了。鲁迅先生的话透着多少的无奈,千百年来人们只能在书本中在传说里流连于对大唐帝国,对长安城、对大明宫怅惘的追忆中。

大唐帝国全盛时期的长安确实极尽繁华,那时甚至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尤其是有世文明的大明宫,凝聚了唐人的智慧,没有人不想一赌其风采。但时隔千年,长安已经没有了者日的风貌,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也只能通过书本来体会。那么唐长安是如何凋落的呢?

“安史之乱”是这座古城噩梦的开始。判军攻入长安后,对长安和皇宫进行了抢掠烧杀,但这次劫难却只是损坏,大的建筑如大明宫并没有完全被毁。判乱平息后,唐王朝数次想修缮,但因国力受损、财政拮据而作罢。然而,更要命的是,这种劫难还没有完。黄巢兵乱,僖宗仓煌逃,黄巢兵不血刃进入长安,然后如法炮制,长安城、大明宫再次遭到洗劫。

黄巢之乱后,唐服宗即位,利用五年时间对长安城、大明功进行了修补,可后来李茂真的岐山军作乱,进入长安后放了一把火。四年后,朱全忠攻入长安又放了一把火,这下可真的玩完了。

自后,所有大一统王朝也再没有在西安建都,也就谈不上重修宫城了。五代时期那叫一个乱,对于这座古城更是雪上加霜。到了宋代,大明宫的晚唐遗物要么被官府征做他用,要么被附近的居民把它拿回去当做建房子、院子的材料。很快,整个大明宫遗址上连断壁残垣都看不到了,剩下的就是一片荒烟蔓草。

大唐帝国、长安城、大明宫,这些经历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至今仍旧渲染的名字留给今天的我们太多太多无尽的想象。劫后余生的长安城是一种怎样的景像?诗人韦庄有诗云: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1957年大明宫遗址考古工作拉开了帷幕,1957年到1961年,考古队确定了大明宫遗址所在地,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成为中国古代遗址保护对象的重中之重。

20世纪80年代末,考古人贞光后调查和发掘了清思殿、三清殿、翰林院等遗址,1989年以后考古人员陆续对含元殿遗址、太液池遗址、丹凤门和御道遗址等进行了调查和发掘;2008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全面展开;2014年大明宫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曾经荣耀无比的大明宫,如今只是众多宫殿废墟遗址中的一处,然而他却依然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魅力,依然吸引着后世无数人的目光,史料文献的记载,诗歌文学的描绘,考古发掘的成果,加上世人无限的想象,一同构成了一个奇妙无比的长安城、大明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今... 在浙江金华的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岁月风霜的宝物,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朱先生的爷...
原创 孔...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时代,诸侯之间从未停止过的战争透着几分诡异,政治家、军事家蜂拥而出,给后世...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前三名皇帝是谁? 第三名,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帝的大臣们在称呼皇帝时常用“万岁”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真的能够活万岁。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李世民破釜沉舟,在玄武门除掉了对手李建成与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一...
原创 孙...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整个清朝铁帽子王都享受着很多的特权。但是在清朝覆灭之后,这些一直被大清...
原创 一... 一代名相陈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龙。清朝之时山西多富商,山西乔家更是富贵之名响彻整个大清。但是山西也多清...
原创 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千古大帝李世民已经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 一、 临死前,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