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门下粗鲁的子路最终死在了自己的性格上
创始人
2025-06-23 12:02:27
0

前言: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有贤者七十二。而子路,正是孔子这七十二贤者之一。同颜回他们相比,子路也许智慧不及,但在人格上却不输于任何人。面临国家叛乱的时候,子路身为卫国大将军,他能做的只有拼命,不会逃命。至于子路最终下场惨然,虽为肉酱,但他留存于人世间的凛然大义却滚烫且热烈。

君子死冠不免

公元前408年,卫出公的父亲蒯聩,曾几番胁迫孔悝把自己迎回卫国当国君,而这蒯聩,就是之后登基上位的卫后庄公,这次政治斗争又称作“卫国之乱”。身为卫国的大将军,子路誓死效忠卫出公,所以他为了解救孔悝而不惜同蒯聩为敌。

为此,子路同蒯聩门下的两个武将出身的家臣大打出手,虽然子路勇猛且有些武艺基础,但面对石乞、盂黡这二人的时候,不免有些吃力。在战斗过程中,子路头顶之冠被砍掉,子路认为“人在,冠不能掉”,便停止战斗,弯下身子去捡掉在地上的帽子。石乞、盂黡二人趁虚而入,一刀解决了正在弯腰捡冠的子路。子路死后,卫后庄公还将其施以醢刑,即将子路的躯体剁成肉酱。

子路之死,性格影响颇深

《汉书·游侠列传》:“虽其陷于刑辟,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

其实早在子路死之前夕,孔子就发出了类似的感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的有感而发恰恰证明了两个细节,而这两个细节却又是左右子路人生和结局的决定因素。

①子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正是由于他刚直执拗的性格而影响的,这是好的一方面;

②子路性格中原始乡野的深刻烙印最终引导着他走向了偏执一端,正是死路;

子路毅然赴死,即便脱离不开自己执拗的性格,但他所面对“救国救民”的国家大事之时,他还有其他道路可走吗?回过头来说,当时已经没有其他办法能够解决卫国皇位的争夺了。对于身为大将军的子路而言,保家卫国护主是他的职责。子路救主而赴死,证实了子路“义利并重”的思想。因为卫国国君给了子路利,所以子路应当报之以义。为义而死,死得其所。

冠带整齐,杀生取义

子路一生坦坦荡荡,直到临死一刻,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是君子,并且用极其悲壮的举动捍卫了自己“君子”的气节。为捍卫国家,子路终被剁成肉酱,孟子其后于“孟子思想”中提出的杀生取义似乎同他的这位“隔代师兄”颇具关系。子路的死对于孔子而言,更是极大的精神打击,颜回刚刚逝去,谁曾想到,子路也随之而去,子路是孔子门下杀身成仁的第一人。人自然改变不了自己死亡的命运,但如何面对死亡,却是从心底里靠自己把握的。

笔者感言:

子路在孔子门下众多弟子之中居于特殊位置,在《论语》中也是亮相最多的人物,他“至死而扶正冠带”的最终结局感人至深。他粗鲁但勇敢,虽不修边幅但却是贯彻孔儒思想最为透彻的人。《周易》曾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时阔达,死际豪迈,寒门子弟的他,却是诸子百家中的侠客。正是因为他这种“粗鲁+忠诚”的二元化人格,才使得他于三千门徒中尤为特殊。“子路之死”在我看来,更是后世儒生该学的风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挖掘长江文化内涵 擦亮长江文化... □ 李明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
在安徽看20世纪“留法艺术天团... 1933年,一群志同道合的美术留学生,抱着“决意要导引中国紊乱着的艺术事业运动”的目的,在巴黎成立了...
原创 太...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太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嫁...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有对于国家的责任。所以只有极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强...
原创 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昏君和暴君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统治方式与智慧统治者的差距,让人们记忆犹新。...
原创 唐... #历史开讲#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而武则天作为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不仅仅是唐朝的一...
原创 西... #头条创作挑战赛# 整个西周王朝期间,分封在山东曲阜的鲁国,第一代鲁公伯禽去世后,往后的五代十位鲁国...
“志”说湖南!大型史志·文物联... 华声在线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玉锋 通讯员 李叶)11月19日上午,《“志”说湖南——大型史...
原创 晚... 古今事,笑谈中!且看小编搜集的这些晚清照片,经过后期的上色或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小人物更能丰富...
原创 梁... 在梁山好汉传说中,他们被描述为勇猛无比的英雄,有着超凡的战斗力和谋略。然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可能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