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创始人
2024-11-07 05:17:51
0

原标题: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毫无疑问,周瑜对于本政权的重要性远远大于郭嘉和庞统这两位。

庞统之所以被人认为是“不世出之才”,无非是因为司马徽所说的那句“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庞统和诸葛亮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庞统在刘备政权唯一的贡献就在于,给刘备提出了取蜀郡的上中下三策。这三策还都只是指导性的意见,至于实施,那都是刘备自己进行的。

众所周知,刘备取西川,本来就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提出的宏观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庞统,只不过是对提出了对取西川时机的意义而已。他的才能,远远没有到达司马徽所说“得之便可安天下”的境地。

再说郭嘉,郭嘉在曹操阵营中,算得上是一位高级谋士,他最大的贡献便是所谓的遗计定辽东。虽然郭嘉的确是出色的谋士,但在群英荟萃的曹营之中,他的可替代性太强了。贾诩,荀彧,荀攸,程昱等人,都可以完美的代替他的位置。

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感叹,如果郭奉孝在,我何至于此,但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于未知的感叹——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实际上在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之前,程昱等人对他也进行过劝阻,但是,曹操没有听从。那么,即使郭嘉再世,曹操真的能听从他的劝阻吗?面对一统天下这种千秋伟业万世功名的诱惑,曹操真的会罢手吗?这都是未知数。

周瑜则完全不同于以上两人。在孙策创业打江山之时,周瑜已经是孙策的挚友兼左膀右臂,夸张一些说,孙氏江山,有一半是周瑜的功劳。而孙策去世时对孙权的那句告诫“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瑜在江东集团的重视程度。江东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掌握在周瑜手中,可知其地位之高。

周瑜本人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一生之中最为经典的战役,便是赤壁之战。虽然【三国演义】中,将赤壁之战的胜利大多归于诸葛亮的身上,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赤壁之战是周瑜一手指挥的。正是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形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周瑜是能影响时局的一时风流人物。

然而,这位“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江东周郎,却在三十六岁便英年早逝,令人叹惋。

故,从影响力而言,周瑜的去世,无疑对其政权的损失更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谷... 侵华日军将领谷口吴朗少将,曾以第一零九师团第118旅团步兵第119联队长、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附、独立混...
原创 “... 1935年秋,川西松岗镇的密林中,一支红军队伍正在执行处决“叛徒”的命令。被捆绑的青年忽然仰头大笑,...
原创 清... 在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慈禧太后及其身边的太监多次被提及,这些身处宫廷深处、忙碌奔走的太监,成为...
原创 “... 自古以来,蒙古人一直占据着草原的主导地位,长期控制着中国北部的辽阔草原与沙漠地区,军事力量与汉族不相...
原创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提到三国,我们常会想起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充满了各类人物。其...
原创 诸... 历史分类:比较历史人物的传说与真实成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与刘伯温这两位杰出的人物常常被拿来...
原创 诸... 刘备的早年生活毫无疑问是体验了诸多波折与磨难,直到诸葛亮为他献计策,这才真正开启了他征战四方的征途。...
原创 从... 自古以来,中国有一句广为传颂的格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一思想根植在中国人...
原创 五... 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如果一句“鸡肋”就能引发曹军的大规模撤退,并因此导致对西羌的压制松动,最终让羯、氐...
原创 为... 长城最关键的作用之一就是使游牧民族失去马匹的优势。 是的,你没看错,长城的核心作用正是切断游牧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