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时期,韩国是弱国,秦国为何不先打韩国,却先打巴蜀地区?
创始人
2025-06-22 10:31:57
0

虽然战国时代号称是“战国七雄”,但其中的韩国,水平跟今天的韩国比也有得一拼,那就是“弱”。尽管作为曾经中原头号强国晋国的一个分支,但分到的地方是最贫瘠的,又靠着秦国这样的虎狼之国,韩国可以说是受尽屈辱。甚至可以说两百年时间内除了在韩昭侯时代靠着申不害稍微崛起了一会儿,而且是仅限于不被欺负的程度外,基本上就是一直被虐。但即使如此,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却始终让众多历史爱好者感到不解,那就是秦国在统一之前首先选择的进攻目标并非是这个最弱小的韩国,而是看似偏远,且并不属于中原的巴蜀地区。这中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首先,巴蜀在传统意义上并不属于周室分封制度下“天下”的概念,因此进攻巴蜀不存在激怒和挑衅中原六国,从而使秦国陷入各国包围的风险。要知道尽管韩国的实力非常弱小,但它毕竟属于传统意义上晋国的一个重要分支,贸然进攻韩国,一定会让中原的其他诸侯国看到秦国想要对外扩张的野心,从而使合纵战略重新达成,让秦国进入列国包围网的窘境。要知道此时的秦国远没有后来秦始皇时代那种鲸吞六国的强大国力,经过变法后虽然强大起来,但也仅仅是在一步一步地向上攀升中,如果马上就忘乎所以地得罪其他诸侯国,秦国却不具备能够直面其他国家怒火的实力,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只有灭国一条出路。而进攻巴蜀这种周天子不曾册封,从名义上合法性低且远离中原核心区域的土著国家,就完全不用担心这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了,相反还能为秦国在变法后积累日久且躁动不安的功名心找一个发泄的途径,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进攻巴蜀对秦国来说是一个扫平外部威胁,解决重大地缘隐患的过程。我们翻开春秋时代的地图就不难发现,巴蜀地区与秦国接壤,且连通了秦国对外沟通的另一条交通要道,如果被人从巴蜀地带进攻,秦国有限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在除秦魏边境的对外要道外,再分散出一支兵力进行巴蜀地带的扼守和防御。这可以说对秦国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隐患和地缘隐患,尤其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巴蜀地区的两个土著国家从文化上更加亲近秦国的老对手楚国,秦国根本无法相信通过外交手段交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谈不拢就打,干脆打下来直接管理,这样安全才可以得到长久的保障,并且还可以在楚国的国境边建立一个永久的军事威胁,属于是反客为主的举动。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进攻巴蜀没有任何可能存在的外交风险,不需要权衡利弊,另一方面是巴蜀地区原本对秦国就是个巨大的威胁,不解决就从根本上遏制了秦国的发展。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下,秦国才会首先灭巴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特朗普的一句话“很快要去中国”,迅速引发了中美俄三国是否能够在同一张桌子上“喝茶”的话题。尽管这句话...
原创 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封建社会时期,太监团体和朝堂之中,都常常出现权势显赫足以操纵整个国家的人...
原创 古... 在人们印象中,明清时期采取闭关自守政策,商业发展应该会受到很多限制。但相比于经济发达、重视海外贸易的...
原创 康... 一六八四年九月,康熙皇帝从紫禁城启程,开始了他六次南巡之旅。经过两个月的跋涉,十一月,皇帝终于抵达了...
原创 明... 引言 明朝的特征之一,是太监宦官们获得的巨大势力。他们的权力在某些时期,甚至是至高无上的。这是一种专...
原创 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
原创 秦... 引言: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途径秦始皇陵》 五千年...
原创 四... 提到谍战片,便能联想到一个十分具有神秘性的组织,相信大家也猜到了,那便是特务。他们经过专业的特殊训练...
原创 历... 庞统,字士元,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 说到历史人物,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们脑海中出现。说到足...
原创 德... 关于二战时期,有些人认为要不是希特勒头脑发热进攻苏联,德国的历史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这还真不是德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