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里,诸葛亮因何定要五伐中原,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创始人
2025-06-22 10:02:12
0

诸葛亮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三国时代的军事奇才。纵观他的一生,都是在为匡扶汉室,还于旧都而努力着。为了这个目标,他组织了五次北伐,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要知道,当时蜀国建国不久,国力虚弱。在三国对峙的局面中,可以说蜀国的实力是最为弱小的。正常人面临这样的局势,都应该是韬光养晦,提升实力。在诸葛亮这里,却是连续进行了五次的北伐,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首先,是因为地理资源方面的原因。要知道,蜀国的大部分势力范围都集中在四川盆地一带。平原也就只有成都周边一带才有,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崇山峻岭。这样的地方,能耕种的面积十分的少,马匹在这种盆地环境中也不易饲养。十分的影响蜀国军队的作战实力。而反观魏国那边就大不相同了。魏国占尽了中原之地,水草丰美,沃野千里。可以耕作的田地数不胜数,还能够大量的饲养马匹。可以说在这先天的地理环境中,蜀国就已经被魏国拉下了差距。如果不想办法反攻,获取资源,那蜀国该何去何从呢?

其次,是为了战略威慑。诸葛亮深知,如果给予魏国充足的发展时间,那么它的国力就会空前的强大。到那时,就是蜀国和魏国一起联手,都难以抵抗。所以,诸葛亮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耗。诸葛亮之所以五次北伐,目的就是要让魏国等人自顾不暇。消耗魏国的财力,人力和物力。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雍凉之地。雍凉之地自古就是出产马匹地方,诸葛亮想要夺权那个地方,正好可以饲养马匹。还因为,雍凉之地地处长安洛阳以西,蜀国处于南边,对魏国还有威慑作用,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达到牵制魏国的目的,进而削弱其有生力量。等到时间机成熟,即可双面出击,夺取中原。

最后,是为了提拔新人,平衡朝堂的势力。要知道,当时跟刘备一起打天下的,有不少汉室贵族。在刘备没有去世之前,他们还不敢轻举妄动。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刘禅上位。那些老贵族势力们,看到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坐在皇位上,难免有人会想蠢蠢欲动。诸葛亮也深知朝堂的矛盾,他五次北伐也是为了发现人才,并进行提拔。从而,在朝堂上跟老贵族势力们进行抗衡。也能为刘禅选拔一些可以信任的臣子。假如,自己有一天不在了,也能有人挑起大梁,肩负起兴复汉室的重任。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意义的确是十分的重大。他阻止了魏国国力的发展,曹操为曹魏留下的不少将才,都被诸葛亮消耗殆尽。要不然也不至于,大权旁落,让司马懿夺了权。虽然,诸葛亮在自己第五次北伐中,病死在了五丈原。但也为蜀国争取了40年国运。可以说,诸葛亮的一生,都是为了刘备的嘱托,为了刘备的梦想。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用生命来报答,真的是可歌可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特朗普的一句话“很快要去中国”,迅速引发了中美俄三国是否能够在同一张桌子上“喝茶”的话题。尽管这句话...
原创 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封建社会时期,太监团体和朝堂之中,都常常出现权势显赫足以操纵整个国家的人...
原创 古... 在人们印象中,明清时期采取闭关自守政策,商业发展应该会受到很多限制。但相比于经济发达、重视海外贸易的...
原创 康... 一六八四年九月,康熙皇帝从紫禁城启程,开始了他六次南巡之旅。经过两个月的跋涉,十一月,皇帝终于抵达了...
原创 明... 引言 明朝的特征之一,是太监宦官们获得的巨大势力。他们的权力在某些时期,甚至是至高无上的。这是一种专...
原创 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
原创 秦... 引言: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途径秦始皇陵》 五千年...
原创 四... 提到谍战片,便能联想到一个十分具有神秘性的组织,相信大家也猜到了,那便是特务。他们经过专业的特殊训练...
原创 历... 庞统,字士元,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 说到历史人物,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们脑海中出现。说到足...
原创 德... 关于二战时期,有些人认为要不是希特勒头脑发热进攻苏联,德国的历史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这还真不是德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