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历史上统一中国却迅速灭亡的几个封建王朝之一,其国力强盛堪比汉唐(甚至强过唐朝前期的水平)。
隋朝创立的一系列政治机制对历史影响非常之大,但隋朝仅仅存在几十年便迅速崩溃,何以如此短暂而灭亡,其原因众说纷纭。
其中将矛头指向杨广的也不在少数,那么如果是杨勇继位隋朝还会灭亡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隋朝的建立背景。汉朝时期,兵力强盛,可北拒匈奴;三国混战后,中华大地人丁凋零,政权无法一统,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汉人束手无策,不得不接受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众多捆绑势力的联合下,关陇贵族应运而生,担起抵御北方民族的重任。
汉人渴望天下一统的一天,不愿苟延残喘的活在其他民族庇护下,而杨坚的到来便是一个契机,是被众多世族选择的命运。
在当时中国近乎所有世族的联合帮助下,杨坚非常顺利的建立了一个全新王朝。可是杨坚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赏赐这些世族?
但是他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渴望国家富强统一,人民不再受到饥饿。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皇帝应该考虑的事情,而本该继承他皇位的杨勇却不太像他那样雄心壮志,也没有一个皇帝的心机和手段,但是也许是老天想帮他完成他的愿望,让一个最像他的儿子(杨广)继承了他的位置,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隋炀帝。
按传统的说法,隋炀帝荒淫无道致使亡国。《说唐》、《隋唐演义》等后世小说以及野史也都将隋炀帝刻画成一个无道昏君,将弑夫杀兄欺娘霸嫂等诸多丑恶事情更是描绘得有声有色,使得隋炀帝的昏君形象深入人心。
事实上,隋炀帝并非荒淫无道的昏君,是一位很有抱负且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在这一点上和他的父亲很像。
他改革官职,创立科举制度,建造大运河贯通南北等,都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功在千秋的重大举措。
在大业前期,隋炀帝将隋朝推向了全盛,隋炀帝的个人抱负和才略毋庸置疑。
问题出在哪呢?隋炀帝急功好利、急于求成,建大运河、修驰道、筑长城以及三次东征高句丽等,动辄征调上百万民力,百姓不堪重负,民怨沸腾。又逢自然灾害(如山东、河南大水成灾),致使发生民变,接着贵族乘机反叛,天下陷入大乱。
照说隋炀帝的政治举措并不是暴政,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多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什么会导致上至贵族官僚下至农民百姓全都起来反抗他,这是隋炀帝不顾民情、过度劳民伤财所致。
在这上面他有点像王莽,都是有着一颗为天下黎民奉献的心,但是由于一些问题没有考虑清楚,而导致事与愿违。
而国力的过度消耗,才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那如果是杨勇当上皇帝呢?
杨勇此人爱好荣华富贵,天性懦弱,无勇无谋,并且特别好色,就是因为看不清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喜好,才导致自己的储君被废除,可见假如杨勇继承了皇位,他不可能像杨广那样为天下图社稷,为后世谋幸福,所以也不会积累民怨,消耗国力,可能会因为好色等缺点被人控制,但是隋朝大概率不会在他的手上灭亡。
隋朝灭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隋炀帝的改革引发了贵族反叛。
由于隋炀帝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贵族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但是这个改革方案未尽成熟以及过急的推进,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矛盾,由于关陇贵族势力过于庞大。而改革触犯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所以隋炀帝不被贵族集团支持、政治上被孤立,当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出现变乱,贵族们不但不帮助镇压,反倒便纷纷借机起事,反对隋炀帝、各自割据称雄,这是隋朝统治之所以迅速瓦解的原因。
而杨勇继位的话,在这一方面上,也是不会触及关陇贵族的利益,因为他没有图谋,也没有那个本事去图谋,所以他只会是在关陇贵族的掌控下当这个皇帝,当他没有眼力见,执拗的违抗关陇贵族集体的决定时,可能会被废除,但是关陇贵族这一批人也不会坐视隋朝灭亡。
杨勇继位的话,隋朝是不会在他这一代灭亡的。因为当时那个时代,主要的掌权者还是关陇贵族,只要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那么皇权就会得以延续。
隋朝灭亡后的唐朝皇室也同样是关陇贵族出身,便可以证明关陇贵族这一庞大利益集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