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收藏一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但是又害怕去古玩店淘,因为现在的文玩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就算有专家鉴定书以及高科技现场鉴定也不一定是真的。而文物造假和专家鉴定乌龙事件也屡见不鲜。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北魏陶俑事件”以及“金缕玉衣事件”。前一个是专家鉴定乌龙,而且这一事件几乎骗倒了北京几乎所有的顶尖考古、鉴定专家;而后者就是文物造假了,商人谢根荣伪造“金缕玉衣”并花钱邀请史姓专家、杨姓专家等五位文博界知名专家隔着玻璃把这假玉衣鉴定为真品,鉴定书称价值24亿。
而最为出名的既是专家乌龙又是文物造假事件就是“汉玉凳事件”。2011年1月9日,这个汉代玉凳在古玉雅集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2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新的玉器拍卖纪录。但这文物一拍卖就引起了收藏界的轰动。
拍卖汉代玉櫈的消息一出,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就立即发表此文物为赝品并说:“汉代时人们是席地而坐,当时中国还没有凳子的概念,这种凳子要到宋朝才有。”但是这件被誉为国宝的汉代玉櫈的鉴定证书非常俱全,而且为玉櫈做鉴定的“大师级别专家”故宫博物院的周姓专家还一直说是真的。
他认为“汉玉凳是老东西,不是赝品;无历史记载并不意味没有,大多生活用品的出现都早于文字的发明。从器型上看,反映了汉代皇家贵族生活的奢华;从纹饰上看,它是典型的汉代纹饰,龙身不刻鳞纹,又有非常精美而匀称的“乳钉”纹;从沁色上看,玉器在地下2000余年受到各种矿物质的沁入,这是现代造假者无能为力的。
这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但还是有很多专家出来辩解,这件玉櫈的真真假假早已说不清。玉凳事件几经周折,终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有媒体报道称“汉代玉凳”出自江苏邳州一赵姓老板之手,他表示所谓的“汉代玉凳”是经他手由明代材料组装所成的,是一件高仿的玉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