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覆灭——成吉思汗最后的征讨
创始人
2024-11-05 21:17:37
0

原标题:西夏的覆灭——成吉思汗最后的征讨

《西夏灭亡:成吉思汗的怒火与背信弃义》

导语: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留下三则遗言之一,要求在西夏皇帝李睍面前将其杀掉,并在攻克西夏后,消灭党项人,不留活口。为何成吉思汗对西夏如此愤怒,以至于将整个族群作为自己的陪葬品呢?

位于宁夏的西夏王陵,历史上反复无常,背弃信义。早在公元1209年,西夏襄宗为自保而向成吉思汗称臣,献上女儿和财宝,并郑重承诺同盟蒙古征讨金国。然而,西夏多次反悔,未能履行承诺。首次发生在公元1216年,由于长年同蒙古征讨金国,导致西夏损失惨重,国力下降,社会经济困顿,引发内乱。夏神宗拒绝增援,导致蒙古损失惨重。成吉思汗意欲惩戒,但得知后夏神宗慌忙传位,避难灵州。在后来的谈判中,夏神宗承认错误,避免了战争。

然而,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西夏再次爽约。夏献宗不仅拒绝增援,还回复使者称成吉思汗自己去打。成吉思汗暂停前进,准备攻击西夏,直至窝阔台、耶律楚材劝阻,才继续西征。这一事件成为灭亡西夏的导火索,同时错失了攻打花剌子模的机会。

夏献宗在1221年联合西域部落进攻蒙古,但因内讧和反复无常,失败引起蒙古怒火。尽管夏献宗向成吉思汗请降,并承诺送儿子作人质,但西夏再次食言,致使孛鲁率军攻打,夏献宗担心国破被杀,最终撤回请降。

成吉思汗决定在1226年攻打西夏,因其不守信用、夏献宗无力对抗而心生怒火。成吉思汗亲自攻克灵州,夏献宗郁郁而终,继位的李睍无力对抗蒙古。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遗诏,将整个西夏作为陪葬品,托雷在其命令下处死夏末帝,最终摧毁西夏,为其反复无常的下场埋下伏笔。

西夏的灭亡不仅是历史的决定,更是其自身背信弃义的恶果。若当年能信守承诺,或许不会落得如此下场。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仅影响了西夏的命运,也为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俄海军副司令被斩首,11名军官... 俄罗斯也迈上伊朗老路?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科雷涅沃一处前沿指挥所,突然发生大爆炸,俄海军副司令古德科夫少...
巴基斯坦前外秘谈印巴冲突:中国... 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2日至4日在北京举办,巴基斯坦前外交秘书苏海尔·马哈茂德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
菡萏飘香,金湖举办第39届全国... 盛夏七月,江苏金湖荷花荡景区已是碧叶连天、暗香浮动。1.2万亩荷田如铺展的绿毯,托举着朵朵清荷,将暑...
原创 被...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整个世界其实还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也就是大国吞并小国,灭亡小国。而对于小...
原创 美... 在苏联末期,随着苏联解体的趋势日益明显,叶利钦逐渐进入美国的视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始终对"新生"的...
原创 外...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我们能有今天的璀璨的文明社会,是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在过...
原创 世... 【历史】从世界国家来看,很多国家是纯粹的移民国家,最典型的美国,靠移民建立起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此外...
原创 富...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30年河东,30年河西”,比喻没有永远的繁华,也没有永远的穷困,很多国家...
原创 苏... 【历史】《周易》中有句话,叫做“能屈能伸”,意思是能弯曲,也能挺直,表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才能获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