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覆灭——成吉思汗最后的征讨
创始人
2024-11-05 21:17:37
0

原标题:西夏的覆灭——成吉思汗最后的征讨

《西夏灭亡:成吉思汗的怒火与背信弃义》

导语: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留下三则遗言之一,要求在西夏皇帝李睍面前将其杀掉,并在攻克西夏后,消灭党项人,不留活口。为何成吉思汗对西夏如此愤怒,以至于将整个族群作为自己的陪葬品呢?

位于宁夏的西夏王陵,历史上反复无常,背弃信义。早在公元1209年,西夏襄宗为自保而向成吉思汗称臣,献上女儿和财宝,并郑重承诺同盟蒙古征讨金国。然而,西夏多次反悔,未能履行承诺。首次发生在公元1216年,由于长年同蒙古征讨金国,导致西夏损失惨重,国力下降,社会经济困顿,引发内乱。夏神宗拒绝增援,导致蒙古损失惨重。成吉思汗意欲惩戒,但得知后夏神宗慌忙传位,避难灵州。在后来的谈判中,夏神宗承认错误,避免了战争。

然而,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西夏再次爽约。夏献宗不仅拒绝增援,还回复使者称成吉思汗自己去打。成吉思汗暂停前进,准备攻击西夏,直至窝阔台、耶律楚材劝阻,才继续西征。这一事件成为灭亡西夏的导火索,同时错失了攻打花剌子模的机会。

夏献宗在1221年联合西域部落进攻蒙古,但因内讧和反复无常,失败引起蒙古怒火。尽管夏献宗向成吉思汗请降,并承诺送儿子作人质,但西夏再次食言,致使孛鲁率军攻打,夏献宗担心国破被杀,最终撤回请降。

成吉思汗决定在1226年攻打西夏,因其不守信用、夏献宗无力对抗而心生怒火。成吉思汗亲自攻克灵州,夏献宗郁郁而终,继位的李睍无力对抗蒙古。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遗诏,将整个西夏作为陪葬品,托雷在其命令下处死夏末帝,最终摧毁西夏,为其反复无常的下场埋下伏笔。

西夏的灭亡不仅是历史的决定,更是其自身背信弃义的恶果。若当年能信守承诺,或许不会落得如此下场。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仅影响了西夏的命运,也为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时代,但是在这混乱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好汉,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什么地...
原创 三...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长达两千多年,其中的经历自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显然是和平时期占了相当长的一...
原创 航...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这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臣魏徵的一句述怀诗,意思我之所以能够不畏艰险,为朝廷劳...
寻根溯源,海大 90 载风华之... 在时光的浩渺长河中,学府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着知识的苍穹。广东海洋大学 90 载风华的原点 ——...
原创 最...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跟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陷入自我循环一样,国家其实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评价...
曾国藩的10副对联,读懂圣贤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以其深厚的学识、卓越的政绩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圣贤之一。其一生不...
原创 隋... 在隋唐演义的浩瀚世界中,罗士信与李元霸无疑是两位璀璨夺目的英雄。他们各自以其超凡的武力和独特的魅力,...
原创 欧... 说起中国,鸦片战争前,西方人对契丹、中国是同一个地方,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使是鸦片战争后,很多英国人仍...
原创 彭...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老总逐渐离开了政坛。60年代,他虽然复出一次,去了三线工作,但是,1967年...
原创 这...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事情,我们听起来会感到非常震惊,难以理解,但当事人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