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所担任的官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朝官制的窥视之窗。
根据剧中呈现的官职大小排序,金吾卫大将军位列最高,其后依次是礼部侍郎、金吾卫中郎将、刺史、长史、司马,以及县令、县尉。金吾卫大将军在《唐六典》中被记载为左、右金吾卫各一人,正三品。
但这一职位虽然品级高,却实为虚职,缺乏实质权力。他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宫中和京城的昼夜巡警,以确保皇家安全。然而,对于其他府邸的监管却是名义上的,无实权。剧中陆仝扮演的金吾卫大将军是典型的虚职官员。
而礼部侍郎则是管理礼部的副长官,类似于现今中宣部副部长,其代表人物裴坚通过绯袍和官帽的服饰可辨识。他的职责包括管控礼仪、科学和学校等事务,是一种重要的官职。中郎将则是负责统领皇帝的侍卫,分为左、右金吾卫中郎将,这是负责京城六街铺巡警的职位,但同样也属于虚职。
卢凌风在剧中塑造了金吾卫中郎将这一形象。
刺史在唐朝官制中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今市委书记。
根据唐代官制,刺史的品级为从三品,是地方行政的核心。在剧中展现的刺史的角色则是担任州的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和领导当地事务。而长史和司马则是地方州里的长官,但其职位差异较大。长史相当于现今的参谋长,负责辅佐刺史办事,官阶一般为正五品以下。
司马则相对低一级,一般只是代行州事,多为安置宗室或优待闲散官员。在剧中,苏无名被调配到南州担任司马。
县令则是万户以上县的行政长官,其下属县长。在唐朝,知县的官阶为正七品,管理全县各项事务。
而县尉是官名,类似于公安局局长,负责治安和捕盗等事务。这些官员的品级根据唐代官制差异较大,但在剧中都有所体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唐朝官制中,这些职位的品级可能会有所不同。
唐朝的官制和官员职责相对清晰,但职位的品级与具体权限之间并非一一对应。
有些高品级的官职实为虚职,缺乏实质性的权力。这种情况在剧中有所呈现,让我们对唐朝官制的了解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