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天朝上国”,我们往往带有贬义,这主要源于清朝时期对这个词汇的过度使用和滥觞。然而,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个时期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为“天朝上国”,那就是唐朝。唐朝的强大不仅让每个中国人都充满骄傲和自豪,也在国际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如今在外国居住的地方依然被称为“唐人街”,这是对唐朝影响的有力证明。
唐朝在经济、军事、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今天我们主要从唐朝的开放性角度来探讨其强大之处,特别是外国人在唐朝担任官职的情况。公元630年,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突然造访长安,尽管突厥和唐朝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颉利可汗最终被赦免死罪,获得田宅并被授予右卫大将军的职务。这种宽容让众人颇感震撼。不仅仅是突厥人,其他周边的民族如吐蕃、契丹、奚族、南诏以及高句丽等纷纷涌入长安,成为大唐王朝的官员。这些民族和国家不仅是邻邦,甚至还包括了远在日本、阿拉伯等地的人士。唐朝的包容力和吸引力使得这些外国人来到唐朝,不仅仅是做官,还有许多来唐朝学习的。
举个例子,有不少日本人在唐朝成为重要的政务官员。阿倍仲麻吕是其中之一,他在唐玄宗时期担任秘书监,官至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晚年回国时,唐玄宗任命他为唐朝驻日本使节,他甚至有一个中国名字叫晁恒,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密切。唐朝国子监中还有大量的日本学生,显示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不仅仅是日本人,唐朝官员中还有来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人才。波斯王子卑路斯在国家被大食(阿拉伯)灭亡后投靠唐朝,成为右武卫将军、左威卫将军,最终老死于长安。这些外国人不仅在唐朝做官,还在文化、军事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唐朝中期,特别是唐德宗时期,外国人在唐朝的官职数量高达4000多人。平均每朝几乎都有3000左右外国人在唐朝做官,这表明唐朝的包容力和强大的国力。如果这个国家不够强大,外国人肯定不会愿意来到唐朝做官。唐朝的自信和包容让外国人愿意投身其中,这成为当时“万国来朝”的真实写照。
在唐朝历史上,有23位宰相是外国人,这进一步证明了唐朝政权的多元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唐朝在这方面几乎无人能敌,至今难以超越。
总的来说,唐朝之所以能够被誉为“天朝上国”,不仅仅是因为其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强大,更因为其开放、包容的态度。唐朝的国力和文明影响力使得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才云集,共同建设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