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康熙除鳌拜的故事,今天和大家讨论的,就是为什么康熙能够关门扳倒鳌拜,但是汉献帝那么多年,却一直没有办法诛杀掉曹操呢?下面来带大家看一看
鳌拜和曹操,全然不同。鳌拜不是专擅朝政,他只是顾命四大臣之一,本来地位还最低。遏必隆明哲保身,索尼年老多病,才显出鳌拜来。如今鳌拜跋扈一般以他杀苏克萨哈为例,似乎已经可以擅杀顾命大臣了,其实苏克萨哈是多尔衮旧部,索尼和遏必隆都看不顺他,所以不管。所以鳌拜的势力,并没那么大,只是另两家不太控制他而已。遏必隆还罢了,索尼何等人物?索额图的爸爸,赫舍里皇后的爷爷。真当人索尼大法好不存在么?康熙发难时,八旗里真会为鳌拜卖命的,有没有二旗都难说。
汉献帝直接是曹操奉到许昌的。本来他逃离长安到洛阳时,群臣都要吃草根了。曹操迎到许都去的。天子这时就剩了名头的号召力和一干没兵权的旧臣了。如果韩暹杨奉能入朝,或者刘备能在朝廷里站住脚,汉献帝还能动点心机。然而他连都城许昌都是被曹操定的,套路班子派系都是曹操的人,身边又没有上三旗的精兵和索尼大法好这样的顾名臣或者康亲王这样有旗下背景的王爷。举个例子。鳌拜是我爸指给我的四个仆人之一。四个仆人里有一个跟另外三个不对付,鳌拜把他揍了,另俩不管,鳌拜就有点横起来,我觉得不顺眼,就把鳌拜揍了——这还是有余地的。曹操是我流浪在外头把我收养了的人,从保姆到仆人都是他的人。我身边就几个没钱的远房亲戚。我还想拍死曹操?
汉献帝刘协不是个笨人,可以说是个聪明人,但“智愚”只是对于普通人的评价标准,不是评价帝王的标准。一个皇帝,肯定要评价其执政能力,而刘协的悲剧在于,他所处的环境,特别是都许之后,曹操让他无法有发挥其执政能力的机会了。 但凡政变,不仅仅是皇帝一人之愿,必然要有兵权能调动。试图用一纸诏书就能收权,不说这事痴人说梦,等于是寄希望于对手反应木讷,有兵不敢用,或者皇帝明知权臣忠心无二,甘愿束手就擒。但是,真的蛮横的权臣摆在面前,哪个皇帝愿意以身试险?谁不愿意手里握有兵权,再去做这件事?往上说,汉桓帝刘志的面前,前任汉质帝的尸体摆在前面,他能一开始就怼大将军梁冀吗?不能,刘志还是隐忍了多年,身边有了同盟,掌了兵,才敢发飙。康熙能擒拿鳌拜,前提是鳌拜能接受康熙的召见,出入宫廷以为常事;而曹操,史书上明确写了:曹操在专权之后,就根本不去见刘协了。曹操精明着呢。 鳌拜是权臣,是属于体制内的,曹操是诸侯,是属于体制外的。康熙朝政局还是稳定的,中央政府还没有崩塌,还保持着对外的影响力和威慑力…简单来说,就是各地还承认中央政府。曹操迎刘协的时候东汉中央政府是什么样子?黄巾害民,党锢失士,董卓废立失法统丧权威,诸侯割据丢地方掌控。王允倒是靠谋杀上位了,结果被手握强兵的李郭打成狗。之后两人,一劫天子,一掳公卿,这时候不要说朝廷的遮羞布了,连兜裆布都被撕下来了好么?!你还指望天子这名头有啥用…再说就是风气问题。东汉年间还保存类似于战国时期士的风气,士效忠的更多是上官是主家。拥有绝对忠于天子信仰的人,那叫酷吏…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