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一张折起的烟纸盒,引起了特务沈之岳的警觉,看完后浑身冒汗
创始人
2025-05-30 08:39:20
0

原标题:地上一张折起的烟纸盒,引起了特务沈之岳的警觉,看完后浑身冒汗

近年来,谍战剧的热播为特工和谍报工作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而现实的谍战年代,虽没有影片中那般神奇,却也布满了荆棘,沈之岳便是共党谍战的关键人物之一。国共双方的评价,让他的身份至今仍极具争议。

沈之岳是国民党“特务之王戴笠”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曾奉命潜入延安,计划暗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但在计划实施之前,他却突然中断了与内部同伙的联系,之后便赴台保命,一步步走向“第二代谍王”的道路,还被后人称之为“蓝色007”。

到了晚年,沈之岳在奔赴大陆治病时,竟被中共高层以贵宾之礼接待,且在去世之前,被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亲切评价:“智勇双全,治国有方,一事二主,两边无伤”。正是评价最后的八个大字,使另一部分人称沈之岳是共产党派遣在台湾,致死都未被发现的两大卧底之一。

那么,沈之岳究竟是“军统谍王”还是“双面间谍”,他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故事呢?

沈之岳

误打误撞加入军统

1913年2月,沈之岳出生在浙江省仙居县一户殷实的家庭中,自幼便十分好学。17岁那年,他如愿考进了南京中央军校,在第八期第二总队交通科进行学习,并在1933年顺利进入复旦大学继续深造。

上海作为当时国内最为繁华的城市,复旦校园自然成了进步学子的聚集圣地。沈之岳在共产党同学的耳濡目染下,也加入到了支持工人运动的队伍当中。直到在某天参与浦东煤炭公司工人罢工运动之时,不幸被国民党抓捕入狱,也正是这次入狱,扭转了沈之岳今后的人生道路。

在亲眼看到同学在狱中遭受残酷折磨后,沈之岳竟说自己是某位国民党大员的亲戚,忽悠的特务们想查又不敢造次,使自己顺利逃过了种种酷刑。虽然最终还是被特务处长识破了“诡计”,但正是由于这次事件,引起了戴笠的重视。

戴笠的身边虽然有不少特务,但却很少有像沈之岳这样机敏博学的人。看中了沈之岳是块特工料子后,戴笠多次与其进行深谈,沈之岳最终被说服,被专门送进了浙江警察学校深造,以此来提高业务水平,给了他初次向上攀爬的台阶,并顺利加入了国民党。

戴笠

毕业后的沈之岳能力着实突出,不仅善于伪装,还通晓英语,并且自学了俄语,枪法也是弹无虚发,对此他常常自诩文武双全。

在抗日战争初期,他还在上海和杭州先后杀掉了七八名中共党员,并且破坏了多个外围组织,这让沈之岳充分受到了戴笠的爱戴。1937年春,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协议之时,戴笠顺利借助这次机会,将沈之岳安排在延安工作,目的是为了搜集中共核心情报,并寻找机会谋杀毛泽东等中央重要领导人。

机智躲过多次危机,等待谋杀时刻

1938年春,沈之岳化名为“沈辉”,跟随教授访问团来到延安,他自称是教授萧致平的私人助理,因为萧致平与毛泽东私交甚好,所以他初来延安就受到了一众领导人的接见。此时的沈辉在众人眼中是寡言少语的温润书生,并与当地人联络起了稳定的人际关系。

一个月后,访问团即将离开,但沈辉却坚定地要求留在延安,申请参加革命。延安方面见少年如此壮志,便让他留了下来。为保安全,保卫处处长周兴亲自对他进行了审问。沈辉运用了擅长的优势,完美解答了各种问题。

不过,周兴虽然表面松懈了,但还是派人对他在重庆上学这一情况进行了秘密调查。由于军统实现为沈之岳打通了道路,身份很快得到了证实,随即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军政大学

在校期间还发生了件有趣的事儿,某天课堂上,一名教员突然指着后排大喊:“快看,那就是国民党的特务!”

此时暗藏在学生之中的保卫人员,瞬间记录下人群中惊恐者的名单。同样坐在后排的沈之岳,凭借着自己超强的心理素质,面不改色地逃过了一劫。

由于沈之岳天真聪慧,精明能干,所以他很快获得了康生的提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还当上了区队长。毕业后,更是直接进入了中央重要部门担任收发工作。与此同时,他的情报工作也一直在悄悄进展中。

至于刺杀行动,他迟迟没有下手的原因在于,为了防止被暗杀,中央警卫局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自己没有正当理由靠近;同时,自己来延安的日子并不长,还没有和同伙顺利接头,仅凭自己个人难以完成任务,他选择按兵不动,日后时机成熟在继续行动。

谋杀计划难以实施,险些丧命逃回台湾

直到有一天,沈之岳在返回自己住处时,在窑洞前的大树下找到了同伙留下的印记。一张叠起的烟盒纸上用暗语写着,相约次日于甘泉县杜福祠堂一见。

这立刻引起了沈之岳的警觉,他环视四周没人后,便立刻烧毁了纸张,返回屋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虑再三后,他还是选择暂时中断与同伙的联系,彼时退缩的他有预感,若踏出这一步必,定无功而返甚至会伤及性命。

沈之岳和戴笠

可还未来得及喘息几日,新的危险悄然降临。一名形迹可疑的僧人被陕甘宁边区的保安抓住,审问后发现竟是一名潜伏在延安两年之久的军统特务,保安顺藤摸瓜抓住了其他接头团伙,在审讯之下,他们得知内部还有一名潜伏中的高接特工,可由于没有接头,沈之岳的身份并没有因此暴露。

知晓此事的沈之岳立刻终止了刺杀计划,侥幸逃脱了此次搜捕,并继续在延安潜伏了一年。

期间,为了派遣更多的特务打入共产党内部,军统直接在温州开办了一个“特训班”,经过中共叛徒张国焘的提议,他们利用吸收知识青年为口号,以此打入延安内部。

1939年9月,“特训班”被迁移到靠近延安的陕西汉中,从陕甘宁边区本地广泛招收知识青年,因为这些青年不需要经过政审,便可以返回自己的老家,从老家报考抗大。

“特训班”中的阵容配备也都是顶级的,戴笠兼任班主任,而实际事务却是由化名为程益的程慕颐负责,若程慕颐不在,便由化名为“李国栋”的沈之岳负责。

特训班的学习内容,包含了政治学习和射击学习、投毒学、擒拿、伪装等一系列的特务必备技能训练。由于学习如何打入延安的实质性意义不大,戴笠下令让所有曾进入过延安工作的特务,全部撰写一分如何打入边区的相关资料。此时先后去过两三回延安的沈之岳,外加自己还在进入过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之时,加入过共产党,瞬间在军统中成为红人。

沈之岳和蒋介石

不久后,从特训班中走出的学员无南山,在成庆阳县教育局局长时丢暗投明,随在边区保卫部的安排下继续潜伏其中,并利用这一线索,成功将汉中特训班案件顺利告破。而沈之岳多次在关键时刻切除上下联系,所以在此次案件中也依旧没有受到牵连。

直到1940年,经沈之岳推荐的军统特务在新四军内暴露了身份,军统即刻安排沈之岳撤离,随后他便秘密地从延安消失了。

根据史料分析,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受到的惨重损失,很有可能是沈之岳一手造成的,毕竟当时他曾多次去往延安,伺机提供情报。当时他在共产党中化名“沈辉”,而在国民党里化名“李国栋”,没有人能料到,这两个名字的本体居然为同一个人。

得蒋爱戴,仕途坦荡

1941年的冬天,由于沈之岳之前的出色表现,经戴笠的疯狂引荐,蒋介石在单独召见他后,授予了沈之岳“军统局第一处科长”的职务。由于这是一个公开的身份,也是沈之岳加入国民党后在军统系统中第一个光明职衔,此时才被共产党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并迅速将他开除党籍,视为国家叛徒。

1943年,军统成立了东南特侦站,派沈之岳前去当站长。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不久,国共内战时期,1947年的时候,沈之岳又成为了国防部保密局第二处处长。

直至1949年初,解放军渡江开始,成群的国民党军撤往舟山,此时的沈之岳又重新化名为“王明”,上任保密局“苏浙情报站”的站长。在舟山的任职之年,再次为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折点。

右边为沈之岳

深获匠心,成为心腹

同年,新中国成立,蒋介石逃往台湾,但最让蒋介石在意的是自己家乡是否会被破坏。此时的沈之岳似与蒋家“心有灵犀”一般,为蒋氏父子奉上了一分“珍贵”的礼物,那便是蒋家故乡奉化溪口的近期照片。

沈之岳善用心计,他早就探明了蒋介石的思乡之心,在蒋退到台湾以前,就“亲自”伪装成老师,跑回溪口拍下了照片。蒋介石看到老家安然无恙,对沈之岳那是连连称赞,自此更是另眼相看。沈之岳“飞黄腾达”的人生也自此按下了开始键。

同时,蒋经国一直把持着台湾特工系统,但缺少一名真正效忠于己的王牌特工,于是沈之岳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人选。

沈之岳忠心耿耿、善表衷心,完美符合了蒋介石的用人标准,受到器重后,又一桩案件让蒋氏父子与沈之岳的感情更加浓厚。

1950年3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会书记蔡孝乾的“共谍案”,被国民党保密局破活,在逼供下,蔡孝乾供出了地下女党员朱谌之。此时朱谌之已经携带着重要的军事情报躲在了舟山,准备伺机搭乘返回上海的船只。

接到命令的沈之岳立刻在岛上展开了地毯式搜寻,在对舟山群岛中四十五万军民搜查后,终于抓到了隐藏其中的朱谌之。这让蒋氏父子不甚感激,不久后就提拔他成为了少将。

同年5月,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料组”王牌特训班的副主任,协助蒋经国培训人才。

1955年还和蒋经国一同执行了“飞龙计划”和“金刚计划”,并安排舟山岛的军民撤退到台湾,沈之岳此时作为后勤部,将撤退队伍安排的井井有条,蒋对其更是赞赏有加。

虽然在1956年冬天之前,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因为听闻沈之岳傍上了蒋氏父子,心生嫉妒,时常排挤沈之岳,使得这一年内,沈之岳未获得太多实权,可最终,他还是被颇为爱戴他的蒋经国,给予了调查局督查室主任的职位。随后被派到香港,任命为“中央委员会南方工作组组长”,这一职位一直持续到1958年春天。

紧接着又被蒋氏父子调回台湾,成为了调查局的副局长,一直到1960年末,顺利成为了“国防情报局”的副局长。

三年后,1963年4月,正是蒋介石疯狂报复大陆顽劣对抗的时期,沈之岳因此潜入澳门,建立特务机关,企图对大陆进行骚扰和窥探情报,并且企图刺杀当时正在柬埔寨访问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最终,刺杀阴谋并没有取得成功,并且参与此次袭击的所有特务,也都悉数捉拿归案并枪毙。

此次行动,引起了国际上的轩然大波,为此中央经过深度决策后,准备将沈之岳捉拿回国,给蒋氏父子一点颜色看看。但最终,国家还是使用了外交手段解决了此事,只抓了葡澳当局的几个小特务,并将沈之岳遣返回了台湾。

之后,沈之岳在1964年被蒋经国调任成为了“调查局”的局长,后来便被称之为“调查局之父”。

沈之岳

1956年三月,沈之岳又多次前往日本,对廖文毅等台独势力进行追踪,并最终策反了十多名台湾独立民主党地委员,就连廖文毅也最终被其策反,放弃了台独立场。

1979年,蒋介石去世的工作一直由蒋经国接手处理,这年的沈之岳自感人老体衰,申请退休。但曾经的种种辉煌事迹,让蒋经国不愿他就此离开,甚至为了让他留下,特意在自己办公室隔壁为他专门设置了一间办公室,并任命他为“总统府国策顾问”,一直工作至蒋经国去世,他自始至终都是国民党最受爱戴的特务系元老人物。

思乡心切,终归大陆

时间转眼到了1993年,80岁的沈之岳已经患了三年前列腺癌症,并且扩散到了肺部。这三年,虽然他在台湾一直接受着最好的医务治疗,但病情却依旧不断恶化。此时的他不得已对台湾的医疗水平产生了质疑,他决定前往大陆寻找名义,同时想到自己时日无多,身为在台湾的“异乡客”,难免对家乡有止不住的思念,落叶归根成为了当时多少人的夙愿,此番势必要看一看大陆又有了什么新变化。

大陆领导用“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大度态度,安排他下榻在了钓鱼台国宾馆内,并在张爱萍的安排下,由李时珍的后人为他进行诊治。诊治期间,邓小平还亲自接见了沈之岳,并且还受到了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贴心问候。在身体有所好转时,他随夫人一起在大陆游玩了一阵,最后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返回了台湾。

直到1994年2月14日,在台北病逝,享年81岁。

自此沈之岳的间谍人生落下了帷幕。通过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沈之岳是“双面间谍”的可能性并不大,再加上朱谌之牺牲的经历,都更加说明了沈之岳并非是“自己人”。至于张爱萍口中的“一事二主,两边无伤”,其中的“二主”或许说的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

最终重回大陆,迷途知返,大陆的盛情接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宽容才是胜利者的最高心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桑乔转会尤文图斯,弗拉霍维奇加... 引言:转会市场的最新动态 在足球转会市场上,总有一些交易让人瞠目结舌,而贾登·桑乔和杜桑·弗拉霍...
原创 老... 老汉搬九条鱼罐子鉴宝,专家:目前从未见过,真的价值过亿了 在本期的鉴宝走进嘉峪关的节目中,有一位大爷...
原创 冯... 冯唐之所以一生难以得志,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在于他自己。因为他自己不会抓住机会,...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特别了不起的皇帝,他完全没有家庭背景靠自己,一步一步通过上战场打下了自己的大明...
原创 为... 要是说到中国的乱世时期,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三国时期。那个时候的中原可以说是混乱无比,各路诸侯都...
原创 李... 李治功绩很高,为什么历史评价很低?评价却连连赵构都不如? 李治治政期间,也只有乾隆时期的版图与之相比...
原创 陕... 1937年春,陕西省南罗村的几位村民,正在田间忙着挖井。当村民挖出一个深洞后,他们却没有得到如预期所...
原创 她... 我们都知道,国外的种族歧视是很严重的,白人看不起黑人,黑人和白人看不起我们黄种人。这种歧视从十五世纪...
原创 看...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部三国演义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回,向我们展示了三国的兴起败亡,...
原创 清... 清朝承袭明朝制度,保留了宗人府机构,其实宗人府机构就是皇族事务管理处,专门对皇族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