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中,力量弱小的东晋,为何能够以少胜多取得战争的胜利?
创始人
2025-05-30 06:03:40
0

原标题:淝水之战中,力量弱小的东晋,为何能够以少胜多取得战争的胜利?

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大隋灭掉南陈实现大一统,这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只有西晋短暂的几十年南北统一,其实还有一场战争有可能实现这个目的,那就是百万大军,当时苻坚挥师近百万大军南下,极有可能灭掉东晋,提前完成统一,为何力量悬殊的东晋却能以少胜多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一、前秦内部矛盾重重

从即位一开始,就证明苻坚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公元357年,苻坚废除暴君符生,登上宝座,经过一番整治,结束前秦国内混乱的局面,同时重要一批精明能干的汉族士人参与政事,尤其是重用王猛,令前秦一切走上正轨。

国家强盛之后,苻坚先后灭掉北方多个独立政权,完成北方的统一,甚至还派兵攻下了东晋的蜀地,此时的东晋势力范围,几乎与当年的东吴差不多,天下三分之二的领域都在苻坚的掌握之中。

但由于苻坚过于仁慈,重用慕容垂、姚苌等人,另外初步统一北方的前秦,并没有得到那些失败者的真心臣服,归根到底,此时的前秦,就是一个由多个被统御部落组成的松散部落联盟,那些人都是在前秦的强大军事力量震慑下屈从的,一旦前秦出现大的变数,这些人必定会造反。

二、东晋坚定的抗敌态度

东晋的政权,一直由王谢两家掌控,此时正值谢安统治时期,但由于司马皇室没多少权力,东晋一直是谢家与桓家相互争斗。但谢安是个老成持重的人,大敌当前,他尽力维护好与桓家的关系,这是因为当时东晋最强大的两支军事力量,“西府军”和“北府军”分别在桓氏和谢玄的掌控中,只有两支部队团结在一起,才有可能与前秦一战。

此时东晋兵力虽少,但是十分团结,战斗力不容忽视,反观前秦的八十万大军,大部分都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这些部队不会真心为前秦出力,况且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一帮乌合之众,只会造成组织上的臃肿,不但战时发挥不了作用,还有可能成为累赘。

三、朱序的重要作用

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在城破投降前秦后,一度做到尚书,但是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内心还是想着东晋。当时苻坚为了速战速决,让朱序去劝降谢石,没想到朱序却提议谢石先发制人,击溃前秦先锋,最终谢石听信这个意见,决定改变作战方针,由守转攻,开始主动出击。

后来东晋部队渡水突击,而秦军后移时,朱序不失时机的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直接造成秦军的混乱,渡河的晋军趁机出击,前秦部队迅速崩溃,不但取得战争的胜利,还斩杀了苻坚的弟弟符融。

综上所述,淝水之战两军表面实力相差悬殊,其实双方内部情况各不相同,这才是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在淝水之战后,前秦军损失几十万,但慕容垂的3万兵马尚在,很快慕容垂和姚苌等人率领旧部建立新的国家,但功亏一篑的苻坚却在两年后被姚苌俘虏杀害,前秦也没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将... 文人打仗,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中,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就发生了清明节休战的事情。 1864...
原创 孙...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认可孙权最高的评价。其实,在曹操之前,袁术还评论过另外一位孙家儿郎,他曾...
原创 他... 众所周知,南宋是被元朝灭掉的。1276年,元朝大军抵达临安城下,南宋朝廷被迫出降。三年后,元朝将领张...
原创 十...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一幕深深吸引了观众,然而,为何最终轮到关羽斩杀华雄呢?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
原创 白...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长平之战赵军主帅赵括,靖难之役时南军主帅李景隆。在军中,主帅的影响力非...
原创 拿... 事件简概:在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在欧洲范围内爆发了一轮大规模的反法战争,历史上的反法同盟战争...
原创 张... 有人说“大帅府一宅,民国史一半”, 这里所说的大帅府,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帅张作霖的府邸。 张作霖被...
原创 顺... 在顺治皇帝临终前,他做出了一项创举性的决策,即选任了四名亲信大臣辅佐幼帝,并在遗诏中特命这四位大臣—...
原创 关... 众所周知,关羽不仅武功高,脾气也非常傲,以至于三国猛将那么多,真正能入他法眼之人,数来数去也就只有那...
原创 5... 1958年,新中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百废待兴,稳步发展,中央的各种领导岗位都需要合适的人才来挑起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