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洪学智应邀撰写《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秘书在帮他誊写书稿时,看到这一段,就停下来好奇地问:“首长,什么是拴绳子?”
“拴绳子呀,就是悔棋的意思。”
洪学智这天没有戴牙套,说话有点透风,脸上的皱纹也比平时深了许多,他笑着回忆说:
彭总啊,比较严肃,很多同志不太敢接近他。那时候,工作太紧张,前线也没条件可以放松消遣的,就连散个步打个球都做不到,唯一的消遣就是下棋。
老总他军事指挥艺术高超,但棋艺不大高明,有时候下不赢了就会悔棋。我说:“看看,你还是老总呢,怎么能这样?”
彭总扭着脖子说:“老总怎么就不能这样?我改变战略了!”
。。。。。。
洪学智对秘书笑着说着,突然不说话了。他默默注视着远方,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不一会儿,老将军的眼里噙满了泪花。
彭总,真的好想你啊——老将军讷讷地。
那一天,彭总没有栓绳子,他和洪学智下了两盘棋,一比一,平局。
洪学智最早见到彭总,是在长征过草地前,但他与彭总的交往是从抗美援朝开始。1950年10月19日中午,彭总在朴一禹的陪同下,率先入朝寻找金日成商议战事,部队由邓华、洪学智和韩先楚率领,按计划行进。
10月22日午后,洪学智和邓华赶到了大洞,与先期入朝的彭总会合。
战局比预想的还要严峻,北朝鲜人民军几乎丧失战力,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后,一路向着鸭绿江推进,形势不容乐观。
“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彭老总问。
邓华看了一眼洪学智,说:“这可是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好!具体想法我和老洪已经研究了。”
邓华和洪学智你一言我一语,把两人这几天的思考向彭总做了详细汇报。
彭总十分赞许。
心思细腻的洪学智又提议说:“老总,39军东进以后,新义州、定州地段空虚,为防止敌人从海上登陆,得赶快把66军调到安东、新义州一线来。”
彭总抬起头看了一眼洪学智:“老洪这思路对,通讯科,马上给军委发电。”
通讯参谋闻声而进,彭总口述,参谋记录,电文很快就发了出去。
天色已经黑透,大家还在讨论,警卫员送来了晚饭,彭总招呼邓、洪两人一起吃。彭总端着碗,指着洪学智说:“大部队已经拉动,后勤供应方面怎么样?”
因为事先已经考虑并充分安排,所以洪学智胸有成竹地回答说:
老总放心,过江前已和东北军区商定,布置了三条兵站供应线,物资由前线至国内做纵深梯次配备,并动员了10多万民工跟随志愿军入朝,参加战勤工作。
几十万大军出国作战,后勤保障最为重要,听完洪学智的话,彭总连说了两个“好”。
随后,彭总用筷子轻轻敲了一下碗,对邓华说:“邓华同志,你那天在火车站把洪学智鼓捣来,真是鼓捣对了。”
10月24日,彭老总一行从大洞来到大榆洞。
同日,经报中央军委批准,志愿军司令部正式成立,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分别任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具体分工是:邓华负责干部工作和政治工作,洪学智负责后勤工作和司令部的工作,韩先楚不做具体分工,到部队去督促检查作战问题。
10月25日,志愿军前沿部队与联合国军迎面遭遇,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正式打响。
云山一战,39军重创美军王牌主力骑兵第一师,缴获了大批辎重,其中光汽车就有170余辆。看到缴获了这么多汽车装备,彭老总很是高兴。
洪学智命令把武器和食品分发给部队,因为没有那么多司机,所以汽车暂时没发放,疏散藏在驻地附近的一条山沟里,并铺上树枝和稻草捆子做伪装。
这天下午一点多,好几架敌机在山沟里超低空飞行侦察,带起的气流掀翻了汽车上的伪装物,藏在下面的汽车暴露了出来。
敌机开始疯狂地扫射轰炸。
指挥所没有防空武器,有的战士急了,就用步枪朝飞机打。敌机拼命报复,又召来几十架飞机,更加疯狂地轰炸、扫射。
洪学智赶紧指挥大家隐藏躲避,眼睁睁地看着敌机丢光了所有的炸弹才离开。
敌机走后,洪学智带人迅速赶到藏车的沟里抢救,但已经晚了,汽车被炸掉了30多辆。
洪学智心疼得直跺脚。
彭老总因为此事发了大火,虎着脸对洪学智和解方说:“你们是怎么回事?这些汽车为什么不疏散不伪装?”
洪学智挡在解方前面,用一贯亲和的笑脸微笑着说:“老总,这些汽车确实伪装了,也疏散了,还是被美国飞机给炸了,这些美国飞机太可气了。咱们没防空,有什么办法呢?”
洪学智说的是实情,彭总不说话了,但还是瞪着眼睛“哼”了一声。
洪学智笑着上前拉了一把彭总,接着说:“打了就打了,打了以后再缴嘛!”
彭老总气得又嚷嚷起来:“什么叫打了就打了,啊?”
洪学智双手一摊说:“老总,消消气吧。这么多汽车被打烂了,司令部的同志都难过得不得了。那我怎么办?你找我算账,我只能找美军算账,是吧?”
彭老总听了这话,不吭声了,慢慢地消气了:“洪麻子你这个人哪!你这个人哪!”
由于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肆无忌惮,刚入朝没多久,大榆洞附近就遭到了两次轰炸,这引起了洪学智的高度警觉。洪学智考虑一番后,找到邓华,说为了彭总的安全,建议在彭总住房十几米远的地方,沿着山体挖一个防空洞,情况紧急时可以让他进去躲避。邓华连连赞同
事不宜迟,洪学智当天就调来一个工兵连开始动工。
“洪麻子,你在山上瞎鼓捣什么?没事干了?”彭总板着脸说。
洪学智笑眯眯地说:“不是瞎鼓捣,也不是没事干,挖防空洞就是为了防空,保证你的安全。”
彭总生气地说:“我的防空,不用你管!赶紧把人撤了!”
洪学智依旧笑眯眯地说:“老总啊,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保证你的安全就是保证志愿军司令部的安全,这可是中央交给我的任务,我是执行中央的命令啊!”
看着一脸诚恳的洪学智,彭总气消了:“你这个人哪!你这个人!”
看到彭总点头同意了,洪学智赶紧让工兵连加快速度。就这样,在他的督促下,工兵连昼夜不停地挖,终于挖好了两个防空洞。
谁也没想到,这两个防空洞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11月24日下午和黄昏,美军飞机接连两次飞到大榆洞上空盘旋侦察,洪学智立时警觉起来。晚饭也顾不上吃,就找到邓华:“伙计,我看情况不对劲儿,明天敌机很有可能要来轰炸我们。是不是研究一下怎么预防?”
邓华也有同感:“是得研究一下怎么防。”
晚饭后,洪学智、邓华、杜平、解方几人凑在一起研究,最后决定明天全体人员都在天亮前吃完早饭,然后疏散隐蔽。
洪学智深知彭总的脾气,晚上趁他睡着后,偷偷将作战地图拿到了防空洞里。
第二天清晨五点多,大家都按照要求吃完饭,陆续进到防空洞,可唯独彭总没有来。洪学智派警卫员、参谋去催了好几次,他就是不进洞。
邓华、杜平几人都不敢去劝,纷纷说:老洪爱和彭老总开玩笑,还是让老洪去劝。
洪学智说:我去就我去。
彭总正坐在桌边生闷气呢,一见洪学智就问:“洪大个儿,你把我的作战地图弄到哪里去了?”
洪学智笑着说:“老总啊,地图拿到上面防空洞里去了,大家伙都等你呢,一起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
彭老总拉着脸说:“谁叫你弄去的,在这儿不行吗?”
洪学智怎么劝,彭总就是不去;无奈之下,他一边拉起彭老总,一边吩咐秘书和警卫员将彭总的办公用品拿到防空洞里去。
就这样,洪学智连拉带劝,将彭总带到了防空洞里。
约莫两个小时后,彭总急着要了解前线的状况,便叫秘书杨凤安去办公室,问问值班参谋前线情况有什么变化。杨凤安刚走去防空洞,天空中一阵轰鸣。好几架敌机进了大榆洞后,直接向志司驻地丢下来一连串的炸弹。
两枚凝固汽油弹正好落在彭总的住房上,房子瞬间化成火海,不过一两分钟光景,就成了废墟,在里面值班的毛岸英和高瑞欣不幸牺牲。
望着眼前的一幕,彭总和洪学智两人都呆住了。
彭总整整一天时间都没说话,饭也没吃,一个人坐在防空洞里,沉默不语。
傍晚,彭总仍旧站在防空洞口发呆。洪学智走到他身边说:“老总,吃点东西吧。”
半天,彭老总才站起来,身体少见地有些摇晃,在暮色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洪学智心里也很难过,他陪在彭总旁边,长久地坐着。
不知过了多久,彭总突然一把抓住洪学智的手,激动地说:“洪大个儿,我看你这个人还是个好人哪!”
洪学智为了缓解彭总的悲伤,勉强笑了一下说:“我本来就是好人,不是坏人!”
彭总又长叹了一口气,说:“洪麻子,今天如果不是你,我命休矣!”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洪学智的努力,如果不是他及时坚持地把彭老总拉到防空洞,朝鲜战争的战史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深夜,洪学智悄悄去了一趟毛岸英的墓地。他带了一小瓶酒,还有一个好不容易搞到的苹果。山坟寂静,夜风凄凄。
洪学智把祭品放在坟头,又用手培了培土。就在他站起身来准备回去的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悄然向这里走来。
是彭老总。
洪学智没有迎上去,只是在不远处站着,静静守候在彭总的身后。
天明时分,回到志愿军司令部的彭总和洪学智又投入紧张的忙碌之中,第二次战役已经展开,他们不能在悲伤中沉浸太久。
中央得知后,立即致电要求将志愿军司令部分成两部分。
志司接连召开了两次党委会讨论,可谁都想呆在前线,不愿去后方,争论始终没有结果。
中央很快又来了新的指示,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彭总的安全,由党委会讨论决定。
党委会上,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洪学智在彭总面前最有办法,决定由他负责。
彭总没有参会,会后由邓华向他作了汇报。
第二次战役期间,韩先楚在一次开会时说,前线部队对后勤供应很有意见。当时,客观困难太多,后勤由谁来管,都很棘手,洪学智建议自己和韩先楚调换一下,让韩先楚先管一段时时间,自己到前边去。
彭老总点头同意了。
当天吃完晚饭,洪学智收拾好了行李,警卫员把行李拿到车上,车子也发动了,洪学智到彭老总的办公室去告别。
“老总,我马上就出发了,你还有什么指示?”
彭老总抱着大茶杯,正专注地看着地图,听见洪学智这样说,十分惊讶,“你出发?要到哪儿去呀?”
“不是党委定了,我和韩先楚对调,我到前面去?”
彭总把脸绷起来了,“说是这么说的,韩先楚说得困难我们都知道嘛,后勤还是你管,还是韩先楚到前面去。”
见洪学智还没有动,彭老总又说了句:“把你的车熄了火,我这里还有事和你讨论。”
就这样,洪学智继续留在志司,留在了彭总身边。
原来,当天会后彭总又找邓华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让洪学智负责后勤好。
第五次战役刚开始,志愿军成立了后勤司令部,彭老总亲自指定洪学智出任后勤司令。
洪学智没有辜负彭老总的厚望,他率领后勤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打造了一条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充分保障了前线的后勤补给,创造了后勤史上的奇迹。
1952年2月的一天,洪学智正在办公室里阅看资料,秘书突然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洪副司令,你快去看看吧,彭总在大发雷霆。”洪学智站起来,边往外走边问:“怎么回事?”
秘书说:“说是钟羽一(后勤四分部部长),没有把给第九兵团的粮食送到。”
怒气冲冲的彭总一见到洪学智就说:“第九兵团(26军)急着要出发,让钟羽一给送粮食物资,他没有送!误了军机,我要严肃处理。”
洪学智赶紧说:“老总,你先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去查,查清楚问题后再处理也不迟。”
彭总一旦发火,也只有洪学智能劝得住。果然,听完洪学智的话,彭总再没有吭声。
洪学智立马派人去四分部调查。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钟羽一奉命将40车粮食按时送到了指定地点,可是没有见到部队的人。司机们等了近五个小时,仍不见人。
原来,是26军还没到达指定地点。钟羽一没有给他们交待看不到人怎么办,司机们不敢擅自做主,担心粮食出现意外,便又拉了回去。
九兵团到达指定地点后,没有找到粮食。部队给养补充不了,无法出发,便向志司询问。
听洪学智报告了原委,彭总明显消了气,但还是瞪着眼问:“问题怎么解决?”
洪学智已经有了主意:“老总别急,作战计划不能改变,九兵团照常前进,我保证明天晚上在下一个指定点给他们补上,补充不上,你拿我是问。”
“军中无戏言!”
“当然。”
洪学智马上给二分部部长王希克打电话,给他下了死命令:立刻组织60到70辆汽车,今天出发,给九兵团运送粮食和物资,一定要在明晚21点前送到指定的地点。接着,洪学智又给钟羽一下了命令:物资明天一定要送到,你亲自带着车去。记住,不见到部队别回来。这次再出问题,我拿你是问。
王希克组织了70多辆汽车,冒着大雪和敌机的袭扰,于第二天晚上按规定时间将物资全部送到,途中损失了6辆汽车。
钟羽一亲自带着车队,也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可部队又转移了。这次他没敢回来,在雪地里等了一夜,第三天上总算见到了队伍。
宋时轮给志司发来电报说需要的物资已经全部补充。
难得微笑的彭总笑着说:“洪学智这个人,说话还是有点准头儿,还是信得着的。”
志愿军几位副司令员里,洪学智和彭老总一起待的时间最长。
每当工作特别累的时候,为了让彭总放松一下心情,洪学智总会想办法拉着他下一盘棋,或者讲一两个笑话。
彭老总性格耿直,但在亲近的人面前,纯净得就像个孩子。
彭总十分欣赏洪学智的踏实干练,而洪学智对横刀立马的彭总满是敬重。抗美援朝战场上,两人并肩奋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59年庐山会议后,洪学智去了东北。而这一去就是十八年,他再未能见到自己无比敬重的彭总。1978年12月24日下午,彭总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布置的庄严肃穆的大会堂内,哀乐低回中,回响着邓小平忧伤沉痛地声音。
站在人群中的洪学智紧闭着双眼,脑海里静静闪过彭老总一幕幕的熟悉影像:
夕阳下爽声大笑的彭总,棋盘前孩子气般拴绳子的彭总,地图前面容沉重地彭总,会场上大声疾呼的彭总,战场上气势磅礴的彭总。。。
那些熟悉的声音和身影,如无数叠加的电影镜头,在这一刻纷纷而至,犹如就在眼前。
洪学智忍不住泪水滑落,心里不禁涌上一句话:彭总,真想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