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闻喜县有个裴柏村,裴柏村人才辈出,既有政治家,也有军事家,还有科学家、外交家。这个村子里光宰相就出过59个,加上对面村子里的宋代名相赵鼎,正好60位宰相。裴秀,是西晋时的地图学家,他奠定了我国地图绘制理论的基础,在世界地图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裴松之,作为南朝宋时的著名文学家,名垂青史。裴松之注《三国志》,受到宋文帝的夸奖“裴世期为不朽矣”!确实,他注的《三国志》至今仍有不朽的价值。裴矩,隋炀帝时在张掖主管西域政教、风俗、山川、交通、物产等,著有《西域图记》,这对发展与西域的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
裴行俭,曾任唐代行军大总管,平生善于用兵,更擅长书法,以草书名世,著有《裴行俭集》,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在裴氏的家谱上,有记载的名人中,宰相59人,太守77人,大将军59人,尚书55人,常侍11人,中书侍郎14人,侍郎44人,刺史211人,御史11人,附马21人。
这些人大都对国家做出过一定贡献,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裴柏村共3000多口人,都姓裴,清代光绪三年,村里遭灾,全村都迁至绛县杨村。如今杨村的人大都姓裴。而裴柏村的600多口人中,姓裴的只有154口。一支迁到河南洛阳姓裴的,还有一支迁到了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