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御医”是什么级别?比“知县”高吗?
创始人
2025-05-28 21:02:27
0

原标题:古代的“御医”是什么级别?比“知县”高吗?

“太医”和“御医”是古代皇宫大内或朝廷大员及其家眷在看病时,对医生的统称。“太医”一词最早可追溯到秦代,当时设有“太医令”一职。西汉时已有太医的官职设置。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并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

据《清史稿·职官志》中记载: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医院里的助理医师。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御医”只有第一等大夫十三人,连院长、两位副院长在内才十六人。

两汉时县令六百石到千石,县长三百石到五百石。而唐朝的县分等级,最高的是京县县令,正五品上,最低的下县县令,从七品下。宋代知县最高正七品,一般从八品。元代知县从六品。明清两代,知县都是正七品,所以叫“七品芝麻官”。因为县的一把手跟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联系,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跟县一把手有关系。以至于民众称之为“父母官”,也叫青天大老爷,也叫县太爷,意思是跟大爷一样。

“御医”是什么级别?比“知县”高吗?御医跟知县,都是过去历史中,可以经常见到的官职。从任职的衙门来讲,知县跟御医差别极大。御医跟知县相比,官阶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正七品。总结而言,清朝时,御医跟一般知县的级别是相同的。不过,如果跟大兴、宛平两个地方的京知县相比,官阶要低两个级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如果没有当初的侵略者,清朝也是苟延残喘,可能灭亡的还会更快一点。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清朝所面临的问题。 ...
原创 王... 在《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的第78章中,我们聚焦于司马集团篇的第十章,深入探讨了“王与马共天下”...
原创 晋... 楔子: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第三子,小名稚奴,受封晋王。因体弱多病,幼年丧母,再兼善良孝顺...
原创 世... 康熙,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统治时期波澜壮阔,对中华帝国的巩固和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
原创 官... 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就是建安五年(200年)十月曹操奇袭乌巢,而在此之前,曹操方虽然累计小胜,不至于...
明代绿釉刻花天童赐福梅瓶 明清时期,御窑大放异彩。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4),在1403...
原创 明... 近现代史上的一场巨大灾变,一直以来都扑朔迷离,被历史志书扣上“王恭厂灾”的帽子。据传言,这场灾变的起...
原创 南... 原创不易,敬请支持。 相关视频 : 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那么厉害,为何都不曾踏上意大利半岛半步? 历...
原创 1... 1952年,中国竟然放弃对日本索要战争赔偿200多亿美元。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争议,明明日本发动的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