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一个极其特殊的家族。它不仅拥有突出的经济实力,而且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宋美龄嫁给蒋介石之后,她的地位更是无与伦比。它的左边和右边。宋氏姐妹中,宋格苓是首富,宋庆龄是国母,三美龄是第一夫人,宋子文成为国民政府的财神爷。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的教育失败在起跑线上。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对教育的重视。宋氏家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得益于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教育。密不可分,那么他们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呢?
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宋耀如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还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早在1890年,他就在上海买了一块地,自己设计房子,亲手建造,自己种菜。在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里,宋氏兄妹留下了童年的快乐。
宋耀如虽然对孩子期望很高,但也尊重孩子的意见,重视孩子天性的发展。而倪桂珍则把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毅力。非常好的演示和培训。准确地说,夫妻俩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但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在宋耀如的心里,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林肯、华盛顿那样的人物。从他们的轨迹来看,虽然没有实现,但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宋夫妇为孩子制定了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教育模式。他们坚信,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融汇中西,所以,既然孩子会说话,他们就教他们少儿汉语和英语。
同时,他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坚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当时大多数只注重中华文化的家庭相比,宋氏夫妇的孩子确实赢在了起跑线上。当孩子们长大后,他们将他们送到贵族学校。这里任教的老师全部来自国外。整个过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此外,还可以选择西洋乐器。
除了知识学习和兴趣培养外,他们还非常重视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的培养。为此,他们对宋家孩子进行了各种训练,包括野外徒步,并以父亲的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榜样影响孩子。
到了十几岁,他们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参加各种集会,践行爱国情怀。倪桂珍本人虽然没有参加过革命,但她利用中国妇女的绝活,以另一种方式支持了自己的丈夫,间接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对女儿的爱国主义教育观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他们当时很少没有重男轻女的严重习俗,并且相信女性并不妨碍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宋氏姐妹中,只有宋子良和宋子安因革命形势的严峻而没有受到同样严格的教育。宋歌苓还因为生了孩子,需要倪桂珍的照顾,耽误了两个小儿子的教育。尽管如此,宋家六姐妹还是都赴美留学,并且学业有成。宋子文出任政府高官,宋子良出任国民政府外务秘书,宋子安出任中国建设银行总经理。宋氏姐妹中,只有宋子安很少涉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