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历史复习选择题解题策略
创始人
2024-11-03 00:05:50
0

原标题:2024届高三历史复习选择题解题策略

2024届高三历史复习选择题解题策略

(一)思路篇

一、审题干抓关键

1.时空信息(时间、阶段; 区域、政权)

首先审题干材料的时空,据此联系最近的历史事件或背景特征,在时空背景、阶段特征下分析,搞清考查意图和考查知识点,敲定答案就容易了。

时间:(1)显性呈现:具体的朝代和年代。如191954日;

2)隐性呈现:特殊人名、地名、书名、特定名称、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等

(如特殊人名:老子、孔子(春秋末年)、武则天、卢梭等;特殊地名:天京(太平天国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沦陷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时期)、北平等;书名:如《史记》等特定名称、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等:如国民大革命(1924-1927),新中国过渡时期(1949-1956),苏联(1922-1991)、帝国主义(19世纪末以后)等)

空间:注意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特定地理条件、环境;地图题侧重时空(如:抗日革命根据地、苏区、一战后国家疆域变化等)

2.抓关键词

1)中心词(主体、重心或主语)

主体:主体即题干的主体,亦称主语或重心,材料的主体往往是关键词,特别要注意主体一致原则(正确选项的主体必须与题干材料的主体一致)。命题人在错误选项上设置的陷阱往往是围绕题干强调的中心问题进行的,采用偷换概念即偷换主体、重心或主语的方式进行,非常具有迷惑性。

2)题干语气

一个题干材料可能有好几个关键词或主体,但重心只有一个;抓住重心主体,做对的几率就非常大,而重心主体往往用一些重要的提示性语气词语来暗示。

①如转折性的词语(但是、却、而、然而等),递进性的词语(而且、并且等)假设性的词语(如果、若等)

②通过题干文字(数字)等所反映的口吻有关,比如是赞扬(肯定)、讽刺(否定)等。(因果关系往往是以逻辑关系呈现)我们弄清楚了这些词语在题干材料中扮演的角色,一定会抓住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材料所述重心。

A、转折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转折部分。

B、递进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递进部分

C、并列关系:并列前后权重相同,做这类含有并列性关联词的选择题时,常常要用到后边我们要讲的选择题八大原则中的全面原则。

D、因果关系:题干材料含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正确选项一般也应含有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题干材料往往不出现这些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但是题干材料的叙述中却暗含着因果关系,同学们在阅读中务必注意这个隐性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在“因”“果”之间标出一个箭头,这道题作对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E、假设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假设部分。

F、条件关系:一般强调的重心在条件部分。

3)标点符号:分号、括号、省略号和个别词加的双引号

①分号:如要表达两层或多层意思,或将两件事作比较,或讲某件事的发展演变过程(往往是强调共性和差异性),往往要用分号或省略号表示分层、比较或发展趋势。遇到分号时,如果是并列关系(一般是两个及多个史实共同说明一个道理)判定选项就往往要考虑全面原则;如果是比较关系要注意变化的常量和变量。

②省略号:一般表明省略号后边是重要信息重点分析;如果是多个省略号,两个省略号中间的最有可能是答案。

③括号:(补充说明,是解题必备信息、务必用上)

往往后边缀的往往是某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某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月,某个词语的注释。特别提醒:非选择题中括号出现时间也是重要的提示,要重点关注该时间段的重大史实。

④双引号:这句话加双引号,表示某人说的话,没什么特殊含义。

但是个别词加的双引号,就有特殊含义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起着强调、暗示的作用,解答时务必高度关注加双引号的这个词的特殊含义,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分析解读;

二是表示否定之意,如我们一般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或共产党时,说“左”的错误,左字是要加双引号的,左本来意思来说是好的,但是加了双引号之后,其历史意义是表示否定之意。

二、审设问定题型

1)考查历史表象的本质或实质:反映了、揭示了、体现了、说明了、表明了等。

2)考查引发历史表象的原因、背景、条件和目的。措辞主要有:因为、为了、促使、旨在(属于将来时)

3)考查历史表象产生的结果、影响、意义和评价。措辞主要有:……了,如促进了、推动了、产生了等(属于完成时)

4)考查历史表象对应的史实。

三、审备选项对症下药

判定选项正误的方式:史实错误、基本常识错误;政治原理;逻辑推理;题干主旨和基本原则

1.史实错误、基本常识错误:选项本身、在题干特殊时空下不符合史实或常识性错误。

特别提醒:看清“时态”:在读懂题干主旨的基础上,对题肢出现的时态选项, 尤其是现代完成时态,要认真推敲、慎重选择:如克服了、开始了、决定了、标志着、衰退了。

2.政治原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3.逻辑推理:

①是题干材料主体部分本身包含逻辑关系,对应的正确选项就必须是包含符合题干材料逻辑关系的选项。那些不包含或不符合题干材料蕴含的逻辑关系的选项就是错误项。

②是题干材料本身并没有呈现逻辑关系的信息,但是,和题干材料能构成符合逻辑推理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这种情况往往比较常见。

4.题干主旨:

弄清楚题干意思的解答是选择题的关键,利用题干意思判定选项正误,必须

1)必须弄清楚题干意思,因为这是判定选项正误的主要依据。选项距离题干意思最接近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后面注意最近原则)。

2)选项未能体现题干主旨要求都是错的。

(特别注意:

选项放大或缩小了题干要求。

‚选项故意混淆了题干要求(偷换概念或论题,即张冠李戴)

ƒ参考答案选项与题干因果颠倒或无因果关系(尤其是时间上)

„选项立场不符合题干立场(阶级、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选项未能体现题干主旨要求(仅体现部分要求)

(二)技巧篇

一、解题遵循六原则

1.遵循基本原则---化简原则

就是将复杂的题干化简为一句简单的陈述性语句,有时化简为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或一句成语,或若干关键词,标出题干材料的时空、主体、重心、关联词等关键词句,运用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政治原理。

2.遵循基本原则--- 全面原则

是指题干以分号、句号或省略号为标志,包含着并列关系的两层或三层意思,对应的正确选项也必须全面包含这些意思,否则就是错误选项

1)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标点符号。题干材料中间如果有分号、句号或省略号,一般来说,有一个或两个分号、句号或省略号,就意味着题干材料包含着两层或三层意思,但这里两层或三层意思必须是并列关系时,才能考虑运用全面原则。

2)注意分层标志性标点符号是否有转折性词语。如果分号、句号或省略号的紧后边有转折性的词语如“而”、“但”等字,此时根据标点符号初步断定的并列关系,就必须要服从于转折关系,全面原则就不适用了,应考虑重心一致原则。

3)常见并列关联词:“既……又/也”、 “一边(面)……一边(面)”、“有时……有时”、“连同”、“也”、“除了……还”等;或者分号“;”隔开。

3.遵循基本原则---主体一致原则

主体即题干的主体或称主语或重心

题干和选项的编制都围绕一个中心,体现同一方向。这个方向和中心,或在题干中点明,或通过题干和选项的联系中明确体现出来。即正确选项要包含材料中所强调的主体。特别注意语气词,强调重心(主体)所在。

4.遵循基本原则---最近原则原则

最近原则主要有三种情况:

(1) 是以时间为突破口(时间最近);

要以题干中的陌生“时间”为切入点,联系与之最近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其置于一个熟知的大历史视域下

(2)是考查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影响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政治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根源等,其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因此考查国家对外政策的因素时,我们主要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也可以根据国家性质、政治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根源等角度考虑。

(3)是考查根本目的、意图或根本原因(目的最近)

“根本目的”则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一般与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尤其涉及到“国家、政府、领导人”的政策措施,要从“国家、政府、领导人”的角度去选“最重要的、根本的”选项).

“根本原因”指的是导致某种结局或后果诸多原因里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如考查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原因,往往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考查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原因,往往要从经济基础方面考虑,考查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往往要从社会存在的角度考虑。

5.遵循基本原则---过程反映趋势原则

题干材料呈现的是某事件的发生过程,反映出一种发展趋势,选项中能够准确反映该事件发展趋势的就是正确选项。高考选择题题干叙述某个历史事件时,经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节点的发展情况,往往反映的该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性趋势。因此,能反映该历史事件发展规律性趋势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否则为错误项,或者说不含有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为错误项。(例题见下文陷阱四)

6.遵循基本原则---绝对性原则

选项中带有绝对化意思的选项,这类带有绝对化意思的选项,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最好第一时间排除。带有绝对化意思的选项往往包含着如下词语:

单字词:皆、均、仅、最、凡、只、都、各。

双字词:开始、彻底、始终、全面(表示目的可以)、全部、完全、仅仅、但凡、凡是、不再、根本、所有、消亡。

三字词:保证了、消除了、摒弃了等。

(特别提醒:选项中有这些词一般情况下是错误的,但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比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50-1952土地改革使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同学们可以自己积累、补充。

二、避免八种思维陷阱

1.“陷阱”一、无视程度性词语。(绝对化原则)

解读:正确选项的表述往往非常严谨,让所有人找不出一点毛病,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该表述在程度上非常适当,既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夸大其词,更没有绝对化的表达方式。一般而言,遇到过于绝对的、开始或结束等,大多是错的:如消除、消失、不再、完全、崩溃、确保、杜绝、革除、取代、已(经)、普遍、根本、左右、决定、一致、趋同、颠覆等,一般而言是错的,但是仍要结合材料;倘若遇到程度副词,如严重、很大之类的,需要注意。

2.“陷阱”二、概念模糊

解读:每一段历史材料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有一个概念范畴,这一概念往往有其固定的内涵和外延。而正确选项所涉及的概念必然要与题干材料所属的概念同属于一个概念范畴。不符合这一概念范畴的选项必然是干扰项,即使表述再正确也要坚决排除掉。

解答要领:第一步,要注意剖析概念,这是做题关键。如何要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可用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甄别,要明确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异同点。也可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概念:

第二步,巧析备选项。对于备选项要特别注意其用词是否准确,防止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材料与备选项主体不一致。如封建制度与封建专制,民本与人本)等。另外,也可采用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直接得出答案。

3.“陷阱”三、无视题干和选项的褒贬色彩

应对:①通过形容词等猜测命题者情感倾向,是褒是贬?

②选项的褒贬应该和题干一致。

4.“陷阱”四、“对比、变化、发展”类试题,无视选项的变量、常量

(变化类——变量当道,常量挡道,问变则选变)

5.“陷阱”五、因 果 倒 置,

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

特别提示:①题干设问:目的、旨在、意图、试图?即内因!主观原因!

②变化/调整的原因:强调变化的原因!)

要注意分析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把握题干与选项的逻辑关系,弄清谁因谁果(时间顺序)

6.“陷阱”六、忽视尊重材料原则(最重要原则)

结论可以跟课本知识不一样或完全对立;应该材料优先,结合所学。最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和事件,尤其是特殊的时间段,如19591961年,立马反映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等,这是历史学习的关键。

例如:

(1) “据此......

选项:课本的表述X,材料的内容是最先考虑的,

“此”是材料,可能材料已经超出课本知识范围,也要优先考虑材料表达的意思。

(2) “所以,他认为....”他意在….

选项:课本的表述。X (理由:个人观点有可能是错的,也可以选择,别被教材的定势思维所干扰。)

7.“陷阱”七、选项中“整体”“比例”“主要” 的判断

1)没有“比例”就论断 “主导 、主要、为主”等关键词,十有八九是错的;

当结合所学或常识可以判断出比例时则可能正确;在分析原因、矛盾、目的时可能正确,因为这几者无法量化)

2)只看得到“比例”,无法得知“总量”时,不能做对比性判断(增长、衰退、减少……)。

8.“陷阱”八、理论缺乏(唯物史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3)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错误观点: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5)历史是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可能有曲折和反复

6)阶级斗争是阶级发展的直接动

相关内容

何以中国|万里茶道,追溯商...
围绕万里茶道,讲述其背后的商贸历史与文化交流,展现往昔繁荣盛景。
2025-04-22 06:09:51
研究发现:喝茶与健康之间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
2025-04-21 16:09:21
四川成都:彭镇老茶馆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茶客和游客相聚马市坝老街老茶馆,品茶、打牌...
2025-04-21 12:07:37
原创 ...
据参考消息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日前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时强调...
2025-04-20 14:07:29
丽江古城木府风云深度游:纳...
走进自然雕琢的外星世界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仿佛是从科幻电...
2025-04-18 07:07:00
官方披露:某国在我境内经营...
编辑丨董鑫 4月16日,国家安全部披露,渔民老陈在捕鱼作业时打捞出...
2025-04-17 14:12:06

热门资讯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
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 原标题: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人战绩最强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我...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 原标题: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的密码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