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唐陈韵:用指尖修补历史伤痕
创始人
2024-11-03 00:05:47
0

原标题:古籍修复师唐陈韵:用指尖修补历史伤痕

“95后”姑娘唐陈韵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师,从事古籍善本、书画、档案文书、碑帖拓片等文献物品修复。

拆线、配纸、调浆糊、托裱……古籍修复至少需要20多道工序,在唐陈韵眼中,每一次重复这些工序都是在了解一段新故事。

唐陈韵说,前辈们对文物的保护与坚持常常让她感动,作为新一代古籍修复师,更应该加快速度,修补好每一件受损的纸质文物,让它们能够更好地保存下去,让大家能够了解更多的历史。

唐陈韵(右)与同事交流近期完成的一件拓片修复情况(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唐陈韵将捣碎后的浆糊过筛,使之更加细腻(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唐陈韵在挑选适合修复用纸张(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唐陈韵在准备修复工具(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唐陈韵将纸张破损处经修复后多余的部分揭除(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唐陈韵将修复用的托纸上墙晾干(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唐陈韵准备修复用的托纸(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唐陈韵从事修复工作(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游客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参观展示的修复作品(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唐陈韵(中)与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部分青年古籍修复师合影(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喜欢研究历史的人真的是特别幸福的,因为研究历史确实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通过研究历史不光是可以提升自...
原创 清... 清朝“中国首富”胡雪岩,临死前留下5个字,从此子孙再无人经商 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甚至很多大...
原创 上... 日本移民 日本是一个非常拥挤的国家,在国土面积上,日本的陆地面积不到40万平方公里。但就是这么小一块...
原创 美... 在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长期的军事占领,并设置了诸多特务机关,试图牢牢掌控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走...
记者:阿莫林表示姆贝莫将缺战伯... 直播吧7月27日讯 曼联新援姆贝莫缺席了对阵西汉姆的友谊赛,据记者George Smith报道,阿莫...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近期以来,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宁波大学发布的《关于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部分变更信息...
藏着云南古老的秘密!来昆明值得... 近日央视大型季播文化节目《城市风华录》昆明篇热播“风华团”首站前往云南省博物馆“寻宝闯关”带领观众共...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原创 这... 唐诗宋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化顶峰,其中宋词经常被认为是宋朝人效仿唐诗而作,但是缺失了唐诗的...
原创 苏... 叶利钦是俄罗斯乃至苏联无法回避人物,他既是苏联瓦解者,也是俄罗斯独立后首任总统。关于叶利钦的资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