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入选
创始人
2024-11-02 23:07:15
0

原标题:金中都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入选

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昨天,“2023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公布,包括金中都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北京中轴线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线贯通等。十大看点展现了北京文化建设成效,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突显京津冀文化交流提速升级。

十大看点鲜明体现了首都的文化内涵,如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等。相关负责人介绍,金中都的建立使北京完成了由“城”到“都”的身份转换,在华夏都城营建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元明清定都北京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北京举办建都8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金中都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当年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一大看点。

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同兴和历史建筑修缮利用、蒙藏学校旧址修缮开放、建设“博物馆之城”……名城保护不仅是对过去的保护,更承载着人民对于当下美好生活的向往。入选十大看点的一系列成果,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例如,2023年,历经4年建设的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一经开放,就成了网红打卡地,顶级的建设标准和高水平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市民多样的文化需求。蒙藏学校旧址开放一年来,已接待观众40万人次,成为首都红色新地标。

京津冀三地人缘相亲、文化一脉,早已相互协作、共同发展。2023年,三地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交流方面提速升级。2023年12月,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京津冀考古论坛在京举行。未来,该中心将开展田野考古,设置专业课题;建成“新型考古学院”,并设想未来在琉璃河遗址建立考古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还要建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阐释三地历史文化渊源与脉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原创 这... 唐诗宋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化顶峰,其中宋词经常被认为是宋朝人效仿唐诗而作,但是缺失了唐诗的...
原创 苏... 叶利钦是俄罗斯乃至苏联无法回避人物,他既是苏联瓦解者,也是俄罗斯独立后首任总统。关于叶利钦的资料很多...
原创 汶... 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上下人民的心,面对这场天灾,华夏民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全世界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
原创 清...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就拥有着辽阔的疆土,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历史上中国的发展也是非...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宫上方飘扬了69年苏联红旗慢慢降下,俄罗斯的三色旗慢慢上上去。苏联...
原创 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人对于知县的印象是一个芝麻官的角色,可能是电视剧的误导,事实上人家可是正正...
原创 世... 在2020年,韩国曾上映过这样一部电视剧,讲述了号称“大韩帝国”皇帝的男主,辗转于现实和幻想两个时空...
原创 巅... “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这句话,乃是在民间广泛流传且深入人心的传言。而这句传言,恰好与《三国演义》...
原创 蜀... 第五名魏延 主要防守功绩:镇守汉中十余年,采用实兵诸围的汉中防御战略。自公元 219 年起,魏延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