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由于太子地位的不稳定,两度废立。康熙的其他儿子们看到了角逐大位的可能,因此,纷纷开始结党。于是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
最先出局的是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大阿哥由于心态太急,看到太子被废,竟然暗示康熙除掉太子,盛怒之下的康熙帝,将大阿哥圈禁了起来,叫人严加看管。而太子胤礽的被废,根本原因还是储君与皇权两个权力中心的矛盾,导致了康熙的猜忌。当传出太子希望康熙早点退位的消息,康熙最终第二次将其废黜。
八阿哥胤禩虽然最像康熙,有贤德的名声,处处结交大臣,当太子第一次被废时,康熙提出群臣拥立太子时,以大学士马齐为首的满汉大臣一致推举八阿哥为太子,这让康熙很是生气,认为八阿哥结党营私,因此也逐渐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最终,康熙是在十四阿哥胤禵和四阿哥胤禛之间做选择,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这其中的关键人物一个就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一个就是九门提督隆科多。
大家都知道陕甘总督是封疆大吏,地位很高。但是,九门提督听名字好像就是个不大的官,那么,九门提督是个怎样的官职,权力大吗?为什么能够左右皇位的继承。
九门提督的由来
九门提督是康熙十三年设立的官职,随着制度的逐渐完善之后,它的最终官方名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俗称“步军统领衙门”,这个机构的最高长官称步军统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九门提督。从品级而言,是从一品官员。
九门提督单纯从名称来看,就知道和京城九个城门有关,这九个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以及阜成门,这些城门都是京城的内门,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九门提督负责管理这九道城门,对京城的保卫、警备以及治安都是直接负责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九门提督的权力
九门提督是有兵权的,手上掌握着3万的精兵,可别小看这3万人的精兵,在皇宫之中,3万精兵足以掌控局势,因此,就连皇帝的更迭都需要巴结九门提督。康熙去世时,雍正想要登基的时候,就是靠着九门提督隆科多的协助,才能够顺利登基,要不然雍正也没有那么容易继位,因为其他皇子都虎视眈眈,不是太承认雍正即位的合法性。
可以说在清代,九门提督已经是京城警备机构中实权最大的了,其兵权虽然比不上丰台大营,但是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丰台大营,其地位虽然比不上领侍卫内大臣,但是其实权又是远远超过领侍卫内大臣,所以说在京城内,九门提督就是京师守备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小结
九门提督作为京师守备的最重要力量,京师又是权力的中心,因此,在皇权交接的关键时刻,这一支力量就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康熙去世以后,储君的人选没有公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雍正即位的时候,正是隆科多关键时刻的支持,才控制住了局面。其他皇子才没有乘机生乱,保证了政权更迭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