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尽管处于劣势,诸葛亮居然年复一年地继续北伐,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如果诸葛亮不北伐,静下心来整顿内政,蜀汉的未来真的会光明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诸葛亮为何北伐。
不可否认,诸葛亮是一位理想的政治家。他的理想是“光复汉室,还故都”。这当然也是他为了自己的理想继续北伐的原因之一。但既然是政治家,就不能把理想放在第一位。他的首要任务自然是自己政权的利益。北伐有利可图吗?答案是不。曹魏本身实力强大,蜀汉无法匹敌。加之蜀地地势崎岖,出兵运兵十分困难,费用高昂。冒这样的风险,北伐自然不会成功。
但这是当时蜀汉政权生存的唯一出路。有句话叫“以攻为守”。用白话来说,就是“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诸葛亮之所以继续北伐,就是为了不断消耗西南地区也就是关中的魏国,并利用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给魏军一些打击,让曹魏在这里保持防御态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曹魏对蜀汉的军事进攻。
一旦诸葛亮停止北伐,蜀汉将进入与曹魏争产的局面。众所周知,中原地区在人口、耕地面积、土地肥力、灌溉系统完备、科技水平等方面均优于蜀中。一旦蜀汉与曹魏争夺生产,曹魏的生产积累率将是蜀汉的几何倍数。当曹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蜀汉的兵力就不再能够抵抗,蜀汉也就只能死了。
诸葛亮一方面想让曹魏在蜀魏边境保持军事防御,另一方面又想消耗它,使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稳定生产。要做到这一点,只能进行不断的北伐。
所以,诸葛亮北伐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自己也知道,从关羽失去荆州的那一刻起,中原北定就成了一句空话,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但他不希望蜀汉很快被击败,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来保全自己的性命。正如诸葛亮在《后来的弟子》中所说:
先帝深忧汉与盗贼不和,王室不得安宁,于是命群臣讨伐盗贼。用先帝的智慧来衡量大臣的才干,就知道只有才干弱、敌人强的时候,大臣才会去攻打贼。然而,盗贼不败,王业也将灭亡。如果他只是坐以待毙,谁能攻击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一篇:兵变马嵬坡:大唐王朝的至暗时刻,却藏着令人细思极恐的真相
下一篇:永恒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