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师以袭远,令利智昏
《蹇叔哭师》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蹇叔哭师”是发生在烛之武退秦师两年后的事情。秦穆公在退兵时让杞子等人在晋国驻守。现在他接到消息说可以里应外合攻下晋国。秦穆公非常想要称霸中原,如果灭了晋国,灭郑国也很容易了。于是准备出兵攻打晋国。
他的老臣蹇叔极力劝诫不要去攻打晋国。蹇叔指出没人会不远万里,在军队疲惫时去攻打其他国家,并且晋国一定是有所防备的,此次攻打一定会失败。但是秦穆公却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讽刺蹇叔老不死,最终派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还有自己的两个儿子白乙丙、西乞术出征。蹇叔只能通过“哭子”的方式尝试再次传达自己的意见,但是并没有成功,秦军还是出发远征了。
秦穆公在攻打晋国时采纳了烛之武的建议,但是这次却没有听进自己老臣蹇叔的劝告,这是因为他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秦穆公的野心很大,当他知道可以和杞子里应外合后,便急于迅速占领晋国以便扩张自己的势力,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因而一意孤行,令利智昏,老臣蹇叔的话也听不进去了。结果呢,秦军遭到晋军偷袭,溃不成军,三个大将还被晋国抓获了,如果不是秦穆公的女儿用计劝说让晋军放了三人,秦穆公估计会更加懊恼自己的行为。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人总会犯点错误,但是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还不听他人劝告,令利智昏,确实是咎由自取。
许多人会觉得蹇叔未卜先知,其实是因为他充满智慧并且拥有丰富的经验。他曾经和百里奚结为知己,在他的求职路上给了许多建议。后来秦穆公重用百里奚,百里奚顺便让蹇叔在秦穆公这做事,二人都被重用。蹇叔在秦国主张德礼治天下,二人协助秦穆公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春秋战国时期,是仁义和利益的天下。有志之士都是在满足仁义道德的条件下再去计划自己的宏图霸业。所有的君主的目的都是扩大疆土,扩大自己的实力。但是秦穆公却因为眼前小利选择抛弃道德仁义,没有了一丝理智,最后还没有到晋国就落荒而逃。
仁义是当时人们心中的权威,一个人心中没有了权威,就没有了戒惧心,没有了戒惧心,内心的欲望就会膨胀得无限大。每个人心中都有贪欲。对于当时的国君来说,他们想要权力,想要天下,但是他们心中有仁礼的约束,所以会依照规矩办事,压制自己内心的贪欲。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想要名,想要利,甚至更多超越底线的东西。但是因为人们的心中将法律、仁义道德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因此能够规范自己不做出超越道德法律的事情。
注:本文选自《古文观止启示录》 闫效平 著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可私信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