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初期的众多开国功臣中,汤和能够平安度过晚年,最后善终,背后的原因并非他与朱元璋之间有特别的私人感情。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汤和到了晚年,已经对朱元璋没有任何威胁。
汤和晚年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他甚至因为中风失去了语言能力。而且,他的几个儿子也大多早早去世,这让汤和根本没有能力对朱元璋构成威胁。朱元璋虽然在当时杀了许多功臣,但每次都是有原因的。对于一个没有威胁、与自己曾经有过不错关系的人,朱元璋当然不会再动手。因此,汤和最终得以平安度过晚年。
那么,为什么汤和晚年不再构成威胁呢?要追溯到他的一些经历。汤和年轻时和朱元璋是发小,两人从小便认识。后来,汤和早早加入了起义军,并且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军。于是,朱元璋投身起义,逐步建立了明朝。随着朱元璋的崛起,汤和也一直在他身边,是他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明朝建立后,汤和继续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多次领兵征战。
然而,到了公元1388年,也就是明朝建立的第21年,汤和已经63岁,年纪大了,身体渐感吃力,只能提出退休请求。对于汤和来说,这个年龄已经属于退休年龄了。可是,朱元璋或许是出于过度的信任,又或许是因为喜欢使用功臣,他并没有同意汤和彻底退休。虽然批准了汤和的退休请求,却让他“退而不休”,继续承担一些任务。
汤和的退休生活并没有那么安稳,朱元璋给他安排了一些新任务。首先,他没有被允许留在京城,而是被派回了老家凤阳。不过,在汤和回凤阳之前,朱元璋为他安排修建了一座大宅子养老。但是宅子尚未完工,汤和也没有地方住,于是朱元璋便安排他前往闽越沿海地区帮忙修建城池。汤和完成了这一任务后,宅子也差不多修好了。他原本以为可以安心回老家养老,但没想到朱元璋又派他去节制凤阳的军队,帮忙训练士兵。
对于一个已经64岁的老人来说,这样的折腾实在过于辛苦了。毕竟,汤和一生经历了无数战斗,年纪也大,身体本就不太好。于是,第二年,汤和回南京给朱元璋拜年时,突然中风,严重到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一个几乎不能动弹的老人,显然不会再对朱元璋构成任何威胁了。
汤和的晚年,不仅健康堪忧,他的家庭也遭遇了不幸。他一共有五个儿子,但大多数儿子早死。长子死于征战,第三子和第四子早夭,最小的儿子也在明朝征讨五开的过程中丧命。这样算下来,只有他的二儿子可能比他活得久一些,但二儿子的记载非常少。据史书记载,汤和的二儿子担任了太原中护卫镇抚,似乎是为朱元璋的三儿子工作。而按照明朝的军事制度,即使汤和生病,二儿子也不能随便辞职回家照顾父亲。所以,晚年的汤和很可能连一个儿子在身边都没有。
即使在后来的五年里,明朝政局动荡,汤和已完全失去行动能力,无法再有所作为。他既不能说话,也无法做任何决策。与当年司马懿病重时,至少有儿子帮忙不同,汤和完全孤立无援。而且汤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了一种低调的态度,他从未结党营私,也没有卷入明初的政治风波,一直保持独善其身。最终,汤和于1395年病逝,在他去世时,朱元璋依然在世。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没有威胁的老臣,朱元璋自然不会再做什么手段,决定放过汤和,让他安然度过最后的时光。这也正是汤和能够善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