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八千年向海而兴(上新了)
创始人
2025-11-15 10:01:52
0

图①

图②

在浙江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一场跨越70年的考古回望徐徐展开。“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特展,以“探海、拓海、兴海”为主线,串联起八千年的海洋文明记忆。展览通过三大主题单元、数百件文物文献,全方位展现从史前至今的海洋文明,凸显宁波作为中国海洋文化重要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与海防重镇的历史地位,诠释了宁波人向海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

半个多世纪以来,井头山、河姆渡、田螺山等史前文明遗址的系统调查发掘,清晰呈现宁波先民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早期实践。展柜中,长35厘米的独木舟模型器便出自余姚田螺山遗址。它由整段圆木精雕而成,尖头、方尾、椭圆船舱的设计,再现了河姆渡文化时期先民的造船智慧。模型器旁伴出的木桨、鱼骨,印证了约7000年前宁波先民已驾舟出海,向海而生。

展厅中央,战国“羽人竞渡”铜钺的纹饰格外醒目。1976年出土于鄞州云龙的这件文物,正面刻有4位头戴羽冠的越人,手持船桨在狭长轻舟上奋力竞渡,生动还原了“以舟为车、以楫为马”的古越风情。作为权力与军事象征的铜钺将航海场景融入礼制器物,暗示战国时期宁波的港口聚落已初具规模,海洋活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唐代越窑青釉荷叶形带托瓷盏(见图①)出土于宁波和义路唐代码头遗址。茶盏呈五曲荷花形,配套的茶托如卷边荷叶,它通体施以温润的青釉,色泽如玉,完美展现了唐代越窑“千峰翠色”的巅峰工艺。考古发现,和义路一带曾是越窑青瓷外销的重要集散地,这件茶盏或许就是当年准备装船出海的外贸商品。

南宋的高丽青瓷长颈瓶(见图②),是展厅里的“跨洋使者”。2018年余姚巍星路窖藏出土的这件文物,高35.8厘米,通体呈现出翡翠般莹润的青绿色泽,是12世纪高丽青瓷巅峰技艺的代表,也成为宋元时期庆元(宁波)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见证。当时的高丽工匠在学习越窑制瓷技艺后,又融入了本地的文化内涵,创造出独特的青瓷体系,并销至中国。它的发现打破了海上丝绸之路单向输出的认知,展现了宁波与朝鲜半岛间文化与技术的双向交流。

山海九万里,潮涌八千年。无论烟火生活的日常,抑或历年考古的发现,都可从中嗅到宁波风韵别具的“海的味道”,找到宁波无所不在的“海的身影”。展览梳理了宁波深植于海洋的文化基因,系统呈现宁波考古70年的“海洋发现谱系”,清晰勾勒出宁波八千年向海而兴的壮阔历史。从“发掘现场”到“公众视野”,展览搭建起一座连接往昔与当下、学术与大众的沟通之桥。

(作者单位: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寻铝合金塑木工厂:不错之选与... 在建筑和景观材料领域,铝合金塑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如今,市场上有不少铝合金塑木工厂,其中...
陶瓷雕铣机加工氧化铍陶瓷:安全... 在工业陶瓷领域,氧化铍陶瓷凭借优异的导热性、绝缘性和耐高温性能,成为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 “香...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乾泽汝瓷刘... 巾帼匠心承宋韵, 天青釉色醉乾坤。 矿石釉料凝真味, 古法薪传续汝魂。 仿烧官窑形神肖, 巧夺天工世...
世界名著《长恨歌》文学鉴赏 暮色里的上海弄堂,总泛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氤氲。这边厢,灶披间的窗格漏出些昏黄,将井边晾晒的印花布衫染...
当哈尔滨遇见AI绘画,3D微景... 当哈尔滨的经典地标 与AI绘画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我们用AI绘制了 五张哈尔滨著名景点的图片...
朱某遗体已被找到,年仅32岁!... 11月1日,江西赣州32岁男子朱某独自徒步赣州市齐云山后失联,家属心急如焚,警方和救援队都在搜寻。1...
50艘多用途纸浆船在辽宁大连全... 中新社大连11月14日电 (记者 杨毅)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系列多用途纸浆船中的最后一艘...
京剧艺术家刘长瑜:从结婚到丈夫... 1942 年,周长瑜(刘长瑜原名)诞生于北平的显赫世家。父亲周大文身为北平市长,与张学良结为盟兄弟,...
百年秦腔剧社三意社携《无字碑》... 11月的上海,秋意正浓。西安三意社社长侯红琴在东方艺术中心后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掌声和喝彩声还未...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于11月13日至17日在上海举办。作为交易周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届AR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