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不出土青铜器,为何上海博物馆里的青铜器那么多?有4个原因
创始人
2025-11-15 03:31:12
0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馆被誉为小国博,其展品展示了国内最完整的青铜器收藏,并且打破了地域限制,涵盖了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青铜器。虽然上海的历史悠久,但这座城市并不是青铜器的主要出土地。那么,上海博物馆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珍贵的青铜器呢?

上海博物馆现存的青铜器,主要来自四个途径:

1. **官方追缴** 上海在解放前是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许多珍贵文物通过上海被卖往世界各地。随着局势变化,许多古董商急于处理手中的文物,其中一部分被上海市政府查扣和收缴。这些被收缴的文物最终进入了上海博物馆的收藏。例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铜牺尊,便是通过这一途径进入馆藏的。这件文物原本是大古董商卢芹斋打算运往美国的,但在1949年被政府查扣。卢芹斋的收藏中有23件来自山西浑源的晋国青铜器,而铜牺尊便是在其中。

2. **私人捐赠**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中,私人捐赠占据了重要位置。在博物馆的人广馆内,刻有上千位捐赠者的名字。在上海开埠后的快速发展中,许多富商和名流积累了不少珍贵文物。解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私人藏品捐赠给博物馆,助力新中国的文化建设。1950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并开始筹建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许多文物收藏者也通过捐赠参与其中。上世纪50至60年代,第一次文物捐赠高潮随之而来。第二次高潮出现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随着国家建设的再次飞速发展,更多藏家选择将珍藏的文物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极大丰富了馆藏。

其中,潘达予家族的捐赠尤其令人称道。潘达予来自苏州的望族,在解放前,潘家几代人竭力保护其珍贵的文物。面对权贵的敲诈勒索、外国古董商的重金诱惑以及日军的抢夺,潘家不畏艰难,成功保护了文物。1951年,潘达予将大克鼎和大盂鼎无偿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两件文物被誉为西周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是海内三鼎之一。大盂鼎后来被移至国家博物馆,而大克鼎仍留在上海博物馆。2004年,为庆祝潘达予先生百岁生日,上海博物馆特地将大盂鼎从北京运回,并举行了两鼎合璧的展览,向这些文物的守护者表示敬意。

3. **冶废抢救** 除了捐赠,上海博物馆的另一批青铜器来源于废品回收。在建国初期,随着全国范围的炼钢运动,大量铜器和铁器被回收用于国家建设。文物部门很快发现,其中不乏珍贵文物。上海博物馆的老专家们凭借专业眼光,从废品回收站、钢铁冶炼厂等地方拣选出了大量珍贵青铜器。其中,包括夏代晚期的乳钉纹管流爵、西周早期的鄂叔簋、春秋时期的鲁原钟等,均是通过这种方式被拯救回来的。

4. **重金收购** 最后,上海博物馆也通过大量资金收购了很多国内外的珍贵文物。1985年,马承源先生担任馆长后,博物馆通过斥资收购了大量文物,尤其从港台和海外市场收回了许多珍品。其中,最著名的收购之一是晋侯稣钟。在1992年,马馆长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决定从香港古玩市场以超过一千万元的价格收购这套编钟,尽管当时有人质疑编钟铭文是伪造的。通过比对后,证明这套编钟的确出自晋侯之手,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通过这些途径,上海博物馆逐渐形成了如今这座拥有丰富青铜器收藏的博物馆。70多年来,上海博物馆不断精进青铜器的研究和收藏,在国内青铜器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前辈学者们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也为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公元1127年1月9日,金军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指挥下攻破了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到4...
原创 历... 朱棣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发动了反叛,开始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他率军南下,对抗当时的皇帝建文帝朱...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之一,背后离不开许多宗室将领的支持。其中,曹仁、曹休和曹真三位...
江疏影靓丽写真美爆了!雪肤玉貌... 谈到著名女星江疏影,大家肯定想起《致青春》《一仆二主》《好先生》《三十而已》等影视剧中的那位靓丽女星...
【上蔡文苑】朱胜非:南宋初政局... 朱胜非(1082—1144),字藏一,蔡州(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人,是两宋之交一位颇具特色的政治人...
梅西再现神技!劳塔罗助攻,阿根... 在阿根廷与安哥拉的友谊赛中,梅西的劲射破门为球队奠定了胜局,而这次进攻的背后则隐藏着丰富的战术思考与...
冠城钟表珠宝(00256.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南向资金减持189.2万股冠城钟表珠宝(00256.HK)。近5个交易日中...
长沙发布“文明骑行20件小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11月14日,“文明骑行 安全到家”2025年长沙...
原创 上...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馆被誉为小国博,其展品展示了国内最完整的青铜器收藏,并且打破了地域限制,涵盖了各个...
048-洪宪元年元旦之亲历见闻... 据1912年1月2日《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各省都督鉴: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