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些关于清朝历史的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了解皇陵的存在吧。作为皇族成员的长眠之地,皇陵的看守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皇帝还专门设立了守陵的机构和官员。那么,到了今天,清朝已经灭亡了100多年,依然有谁在守护这些古老的皇陵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朝皇陵的基本情况。 清朝共有三处皇陵。第一处是盛京三陵,位于今天的辽宁省。这里埋葬的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他们的先祖。第二处是非常著名的清东陵,葬有清朝入关后的大多数皇帝,比如康熙、乾隆,还有慈禧太后。1928年,曾发生过著名的孙殿英盗墓案。第三处是清西陵,建于雍正年间,雍正、嘉庆等皇帝安葬于此。
那么,这些皇陵的看守人究竟是谁呢? 其实,负责看守皇陵的官员,最高的职务不过三品。但由于皇陵对皇帝来说意义重大,所以,负责守陵的人必须是与皇帝关系亲近、深得皇帝信任的朝廷人物。在清兵入关之前,由于皇室人数较少且需要四处征战立功,守陵的人通常是皇帝的亲戚。而自顺治帝后,随着爱新觉罗家族逐渐庞大,皇室成员便成了主要的守陵人。 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的亲弟弟胤禵因犯事被罚,由于他们是同母所生,雍正将他派往皇陵守卫。从那时起,守陵的工作逐渐成为皇子们的职责。虽然守陵人的职位看似不高,但工作轻松,而且有朝廷提供的俸禄和福利,生活相对无忧。因此,许多守陵人过得非常安逸。 那么,清朝灭亡之后,守陵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清朝灭亡时,溥仪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了协议,袁世凯承诺继续派兵看守皇陵。然而,到了1924年,冯玉祥的事变爆发,清朝皇族被迫离开北京。那时,他们自身的生计都成了问题,哪里还顾得上继续守护皇陵呢?从此,原本负责看守皇陵的人逐渐离开了。1928年,发生了孙殿英盗东陵的事件,原本的守陵人几乎消失殆尽。 这些守陵的满清贵族去了哪里呢? 许多守陵人选择在皇陵附近定居。没有了清朝政府的俸禄,他们只能通过务农来维持生计,曾经的贵族大多变成了普通农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注重对古迹的保护,并且象征性地发放一些补贴,鼓励这些曾经的守陵人继续守护皇陵。尽管如此,由于补贴金额不高,许多人对守陵工作并不积极,而这时候皇陵也经常遭到盗窃。后来,皇陵被正式划定为旅游景点,游客需要支付门票才能进入,这样一来,曾经的守陵人也几乎消失了。 如今,即使仍然有少部分守陵人在存在,他们大多已经不再公开宣称自己的守陵身份。现在的这些人或许是从事其他行业的都市白领、企业家,或者是一直生活在当地的房东。而大多数曾是守陵人的后代,已经不再记得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担任守陵职务。或许,只有一些年长的守陵人会在某些瞬间,回忆起自己曾是满清贵族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