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你曾看过周星驰版本的《鹿鼎记》,你一定不会忘记韦小宝巧妙智擒鳌拜的那一幕。影片中的鳌拜被塑造成一个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反派角色,这个形象深深印刻在观众心中。受许多影视作品的影响,鳌拜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早已固定。但历史中的鳌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而那些协助康熙捉拿鳌拜的布库少年们又是什么身份?他们的命运如何发展呢?
01 鳌拜从年轻时便开始修习武艺,并随着皇太极东征西讨,逐渐展露头角。尤其是在松锦之战中的出色表现,使他一举成名,迅速成为皇太极身边最得力、最勇猛的武士之一。在皇太极的治理下,鳌拜因其卓越的战功和忠诚获得了许多荣誉,虽然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但凭借这些非凡的贡献,他最终成为了满清早期的顶级重臣之一。 然而,皇太极去世后,围绕着王位继承的争斗愈加激烈,尤其是多尔衮与肃亲王两派之间的对立。鳌拜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这让多尔衮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最终,双方矛盾逐渐激化,面对鳌拜等人的威胁,多尔衮被迫让步,选择与郑亲王共同辅佐皇太极的第九子,直到他成年。 多尔衮摄政后,迅速展开对肃亲王和鳌拜支持者的打压。经过一段时间的波折,顺治帝临终时将重权托付给了鳌拜,这引起了康熙的警觉。康熙继位不久后,鳌拜渐渐展露出贪婪和自负的一面,这使得康熙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02 康熙年仅14岁即位,便展现出与鳌拜等辅臣不合的态度,这令鳌拜极为不满。与此同时,另一位大臣苏克萨哈上书请求解除辅臣职务,这无疑触动了鳌拜的利益。愤怒之下,鳌拜利用手中的权力,暗中将苏克萨哈害死。这一事件让康熙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鳌拜。 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康熙与索尼家族联姻,索尼家族的成员们纷纷站在康熙一方,而布库少年们也因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在满洲语中,布库意指摔跤,因此布库少年指的是那些身手矫健、擅长摔跤的年轻人,他们多来自康熙的亲信——索尼家族。为了迷惑鳌拜,康熙故意表现得漫不经心,似乎无所作为,实际上却在暗中策划对付鳌拜的计划。康熙在召见鳌拜时,巧妙地让鳌拜卸下武器,而鳌拜自信自己的武力,并未察觉任何异常。康熙趁机用事先准备好的茶水招待鳌拜,并在饮用过程中故意摔杯作为信号,布库少年们迅速冲上前将鳌拜擒获。这位曾被誉为满清第一武士的鳌拜,最终因一系列捏造的罪名,走向了伏法的结局。 03 鳌拜被除去后,康熙自然不会忽视那些在捉拿鳌拜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布库少年们。这些年轻人的事迹在历史中并未详细记载,但许多人在康熙的庇佑下,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与此相比,索额图的命运则更加悲惨。史书上提到,索额图曾协助康熙捉拿鳌拜,一度受到康熙的高度信任。然而,索额图私下结党营私,造成了朝廷内的混乱。最终,康熙将其囚禁,并让他在监禁中饿死。 在众多布库少年中,历史上较为详细记载的有爱新觉罗·赤哈和齐佳·明图珠两人。赤哈出身皇族,曾任兵部尚书和湖南巡抚等职,遗憾的是,他在36岁时便去世。明图珠同样出身贵族,曾担任兵部尚书,但在母亲重病时,他辞官回乡照顾母亲。康熙因而赏赐了他大量白银,并允许他享受巡抚级别的俸禄。回到家乡后的明图珠涉足商界,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在清朝积累的人脉,很快成为了当地的富商。 其他布库少年虽然在史书中的记载较少,但从赤哈和明图珠的经历来看,大多数布库少年都在朝中担任官职,而且大部分都寿终正寝。结语 尽管鳌拜与康熙之间的恩怨早已在电影、电视剧、书籍和课本中被反复提及,但每次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依然为康熙的机智和果敢所折服。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智擒鳌拜的过程中,布库少年们发挥了关键作用。若不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了解这些布库少年们的真实故事。通过捉拿鳌拜的这件事,这些勇敢的年轻人得到了应有的奖励,也为自己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