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了解太平天国的历史,就一定知道杨秀清和洪秀全之间有着一种大家都知道的特殊关系——杨秀清是上帝的父亲,而洪秀全是上帝的儿子。简单来说,杨秀清是天父,洪秀全是天王的儿子。这也是为什么,太平天国建立政权后,洪秀全宁愿称自己为天王,而不愿称帝的原因之一。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杨秀清是天父,洪秀全是天父的儿子,为什么杨秀清最终却没有赢过自己的儿子洪秀全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杨秀清作为天父反而败给了自己的儿子。
显而易见,不管是天父杨秀清,还是天王洪秀全,他们之间所谓的神圣身份,其实都不过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一种封建迷信罢了。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的历史来看,杨秀清如果真是天父,那他不可能在天京之变时被韦昌辉杀掉。再说,如果洪秀全真是天王,那他也不可能让太平天国最终走向灭亡。因此,这些所谓的神圣身份实质上并不可信,大家不必过多相信。 然而,现实情况又是什么呢?其实,杨秀清并不是上帝的父亲,洪秀全更不是上帝的儿子。两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亲情关系,他们的合作纯粹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在太平天国的起步阶段,洪秀全和杨秀清是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为什么杨秀清会被称为天父,洪秀全又为何成了天父的儿子。这一切要从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时期开始说起。 虽然大家都知道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但可能不太了解的是,拜上帝教并不是洪秀全一个人创立的。最初,拜上帝教是由洪秀全和冯云山一起创办的。但由于创教的过程异常艰辛,洪秀全在拜上帝教还未成气候时就放弃了,把一切交给了冯云山。谁曾想,冯云山却将拜上帝教发展了起来。等到教会势力壮大时,洪秀全却又跑了回来,但此时他在教内的影响力已经不大了。当冯云山被捕后,洪秀全再次逃走,他的救援行动也是令人讽刺——他跑去广东救冯云山,而冯云山当时被捕是在广西。 这个行动直接导致了拜上帝教出现了领导缺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内一个平时较为低调的教徒杨秀清突然被天父附体,成为了天父。这正是杨秀清的聪明之处,他早已看透了拜上帝教不过是一种封建迷信,于是他借助天父身份稳住了教会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杨秀清又邀请了萧朝贵,以天兄下凡的身份帮助自己。不过,他发现自己和萧朝贵的配合并不完美,于是他又找回了洪秀全。 洪秀全重新回到拜上帝教后,杨秀清和萧朝贵与洪秀全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虽然历史没有详细记录他们的谈话内容,但从那时起,洪秀全的天王身份被正式确立了。事实上,最初的天王一直是受制于天父的。从后期太平天国的内讧来看,杨秀清试图以天父的身份控制洪秀全,甚至有想自封为万岁的打算。这说明,杨秀清的天父身份曾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洪秀全的权力。 然而,问题来了,既然作为天父的杨秀清如此强势,为什么最终还败给了洪秀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人心。杨秀清实际上是个非常跋扈的人,太平天国内部的其他王侯与他都有矛盾,因此他并未能够完全掌控局势。另一方面,洪秀全其实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权力欲望。他自定都天京后几乎不曾出门,也未曾真正掌握实权。从这一点看,洪秀全并不渴望权力。 而杨秀清过于跋扈,导致他失去了许多支持者,太平天国中的许多人也因此选择投靠了洪秀全。最终,杨秀清的死亡以及天京之变的发生,其实与洪秀全并没有太大关系。天京之变的背后,实质上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的精心策划,包括韦昌辉参与除掉杨秀清的计划,也是洪宣娇的布局。那么,为什么洪宣娇要除掉杨秀清呢?这就涉及到一个秘密——杨秀清曾经对洪宣娇有过爱慕之情,但由于洪秀全为了结交萧朝贵,将洪宣娇嫁给了萧朝贵,这让杨秀清心生怨恨。萧朝贵在战死后,杨秀清和洪宣娇之间发生过一段暧昧关系,但最终两人闹翻了。正因为这样,洪宣娇才对杨秀清心生怨恨,最终促使了天京之变的发生。 所以,太平天国的上帝的父亲为什么会败给上帝的儿子?其实,原因很现实,也很复杂。如果你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