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每个朝代都会有强大的军队来保护国家,清朝也不例外。尽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晚清时期,百姓的生活困苦,但清朝依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人数超过一百万。然而,这些军队并未能为大清带来新的生机,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那么,清朝灭亡后,这一百万多的军队最终去了哪里呢?
清朝的军队可以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是八旗军和绿营军。这两支军队人数众多,但却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且许多人染上了鸦片,导致战斗力极为低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作战的能力,基本上只是挂名存在。 其次是湘军,这支军队由曾国藩领导,是清朝后期最为强大的地方军队。湘军的战斗力不可小觑,尤其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表现出了非凡的战力。然而,随着太平天国的平定,清朝政府为了避免湘军势力过大,最终将其拆散。一部分湘军随左宗棠进军新疆,参与了平定西域的战役,并且在其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三支是北洋海军,它是在淮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洋务运动的改革,北洋海军迅速壮大,曾一度成为亚洲最强大的舰队,给外国的侵略者以很大的震慑作用,令他们不敢轻易侵犯中国。第四种是北洋新军,属于清朝在北洋海军覆灭后所组建的一支新军。这支军队虽然成立较晚,但其装备和训练都较为现代化。 这些军队的命运各不相同。第一类八旗军和绿营军中的部分青壮年,除了那些深受鸦片毒害的人,其他的要么被地方军阀招募,要么加入了各地的民兵组织。第二类湘军中,除了跟随左宗棠西征的部分人外,剩下的大多数都成为了土匪,尤其是湘西地区的土匪,成了当地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第三类北洋海军,作为清朝最强大的舰队之一,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幸存的舰艇被日本接收并用于侵略中国。最后,北洋新军在袁世凯的领导下,逐步转变为袁家军,大约有20万人。这支军队最终成为了清朝灭亡的推手,帮助袁世凯逐步掌握了政权。袁世凯去世后,这支军队的部分成员被国民党吸纳,另一部分则占山为王,成为了地方武装和土匪。 这些军队的去向,反映了晚清时期军队腐败、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的复杂局面。